李承玉甫一接过来,便觉得这白宣有些发皱,想必是被君厌疾摩挲过多次了。他缓缓地念道:“我乃南华诵经人,不念佛老不念玄。蹇驴倒骑出门去,袈裟抵酒赊半钱。一吐湘江笔墨水,手拈浮云为净面。朱衣紫袍作穹庐,只入江湖是鲤仙。”
“如何如何?”听得话音落下,君厌疾便急着追问。
李承玉略挑起一边眉:“我看这字,不像是你的手笔,倒像是一位姑娘家。这诗写得倒是新奇,不过才力尚浅,称不上好。”
君厌疾瘪了瘪嘴,从他手中把纸夺了回来,妥帖地藏到自己袖中,才埋怨道:“你呀,就是眼界太高。”
李承玉倒不在意他是不是真生了气,只是问:“莫非你今日只是为了让我瞧这首诗?”
“当然不是。”君厌疾否认,“不瞒你说,这画呀,是前段时日陛下给我的,非让我找首好诗题上去。这不,诗总算叫我找着了,这不就等着你的墨宝吗?”
李承玉笑着瞥了他一眼,才坐到书桌前。君厌疾忙不计前嫌,殷勤地替他磨起墨来。
“不过,陛下怎么忽然对这些字画有了兴趣?”李承玉从笔架上取下一支笔来。
“我哪知道,陛下的心思一天一个样。他把这画交给我之前,还千叮咛万嘱咐,说一定要找首顶好的诗才配得上这画。我看呀,八成是他又闲得无聊,故意来折腾我了。”
“不过,我看你也算是因祸得福了。”李承玉的嘴角压着笑。
“你这是何出此言?”君厌疾被他说得糊涂了。
“你这满面春风的,可不是瞧上了这位作诗的姑娘?”
君厌疾被他吓得手上的墨锭都差点飞出去了,可他又不好意思说自己压根连这位姑娘是谁都不知道,支支吾吾了半天,又把话引到了李承玉身上了:“你可别来打趣我了,还是多想想你自己吧。也不知道姨夫是怎么想的,怎么把谢家的祸水给招进来了?”
“厌疾。”李承玉把他的名字压重了念出来,眉头微微蹙着。
可这回君厌疾可没有要退缩的意思:“承玉,这谢家是什么门庭,你不是不明白。多少人现在对他们是避之不及。让那个谢枝待在你身边,日后不知道会惹出什么祸事来。”
李承玉把题完了诗的画轴重新卷好了,塞回了君厌疾怀里,看了他一眼,道:“我们出去说。”
君厌疾看着李承玉脸色不虞,愣愣地把画接住了,看他走出了书斋才想着要追上去。
因着李承玉前段日子昏睡在床,无人料理,书斋前的池子里只残留着枯黄萎败的莲叶,显得十分凄楚颓唐。秋风瑟瑟地经过,摇坠着枝桠上零星的叶子。
等走得离书斋远了些,李承玉才开口道:“厌疾,我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讨厌谢家。这么多年,姨母没有多说什么,我就更没有立场来劝你。但无论谢有乔究竟做了什么,谢姑娘当年尚未出生,此事与她又有何干系呢?”
君厌疾双臂环胸走在后头,额发软趴趴地耷拉着,才叫人惊觉,原来他意气飞扬的眉目间,也是藏着几分稚气的。
过了许久,他才带着赌气的口吻开口:“当年的谢有乔私吞军饷,如今的谢临渊攀龙附凤贪名求利,这种门庭下教养出来的女子,必然也是心机深沉之辈。你现下这般维护她,该不会已被她迷惑了心智吧?”
李承玉无奈地笑了:“谢姑娘心性单纯良善,并非如你所想。我也早已与她有了君子之约,等此事的风波彻底过去,只要她想离开相府,我便可以为她安排。”
听了这话,君厌疾简直气不打一处来:“承玉啊承玉,你叫我怎么说你好。我看这单纯良善,说的是你自己吧。凭什么她想走就能走?那她要是不想走呢,难道你这辈子就跟她过了?”
李承玉无奈地摇摇头:“我看得出来,谢姑娘确实不想留在此处。况且,就算她真的不想走,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太长……”
周遭仿佛连风都停了下来,可君厌疾的眼角却被吹红了。他手足无措地说道:“承玉,我不是这个意思……呸呸呸!怪我提这些不吉利的,你以后可一定是要长命百岁的。本世子一言既出,阎王爷也不能奈何。”
“没什么吉利不吉利的,我只是在说事实罢了。”李承玉自己倒是云淡风轻的,他截断君厌疾要反驳的话,“我只是希望,你不要迁怒到谢姑娘身上。”
君厌疾看了他一眼,有些不甘心地扭过头去,又忍不住又看了他一眼,看他还是那古井不波却坚定的神色,只好退步:“好好好,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日后避开她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