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还是没能撑过去。
临了回光返照的短暂清醒片刻里,他握着她的手,声声句句说着他想要封妃、封贵妃,想要无上恩宠,想要继续在她身边。
到最后,却还是控制不住地痛哭起来,拉着她说不想死。
一遍又一遍,哭到难以呼吸,哭到发不出声音,哭到死死扣住她的那只手彻底失去所有力气。
这个和她一般大的少年郎,就这么轻易地凋零在皇宫的高墙里。
原本这个时间,他应该在合欢宫里,像往常一样,亲亲热热地叫她“陛下”,有一箩筐说不完的话要告诉她。时不时耍一点小聪明,千方百计就为了她能多留一会儿。
这一次却是她留他不住了。
萧怀瑾说不上自己究竟是难过多一些还是愧疚多一些,她其实对陆澄并没有多深的感情,但目睹他在自己面前死去,各种情绪汇杂在一起,只余下沉抑与痛苦。
无论如何,陆澄不该就这么丢了性命,凶手,她一定要查出来。
被她收押起来的那群人,听口供倒是一个比一个清白,颜汝成将收集整理来的供言归纳得条理清楚,萧怀瑾大致看过一遍,确实没有不对劲的地方。
“辛苦你了。”将全无线索的册子合起来,萧怀瑾对她疲惫叹息道。
颜汝成是司言女史,管理宫人这种活还轮不到她来做,但这次收押的人太多,尚宫局人力有限,几乎出动了全部人手,颜汝成也不例外。
“陛下觉得哪里可疑?”颜汝成问。
被收押的那群手的口供资料是她经手的,她很清楚疑点在哪。
萧怀瑾也想与人商议,颜汝成之于她,是再好不过的选择,“陆昭仪中的是□□之毒,这在宫里是禁物。”
皇宫内从上到下所有人,除了她萧怀瑾,都是不准擅自带东西入宫的,无论是妃嫔美人,还是宫女太监,入宫时都需要搜身,不合规的东西绝对带不进来。
一般来说,妃嫔自己无法与外界联系,要买东西还得派自己的贴身侍从托人从宫外采买。而负责采买的,所有东西都需一一记录,采办完回宫也要经历审查。
因此□□这种东西,根本不该有渠道被宫里人拿到。
“毒药不会无中生有,一定是有人绕过了层层把关,暗中将东西递了进来。”颜汝成知晓她的意思,事实上她所思考的也是这一点。
宫宴上人多眼杂,当时现场过于混乱,太容易浑水摸鱼,留下的线索也有限,被收押起来的人又个个声称自己无辜,比起耗费大量时间反复盘问这群似是而非的嫌疑人,从动机和毒药来源入手更加可行。
萧怀瑾颔首认同,“两种可能。要么,是某一位妃嫔背后的家族势力,仗着权势越过宫中规则,指使自家人毒杀碍事的人并提供毒药;要么,就是宫中唯一能购置外部商品的采买司的问题。”
颜汝成接着她的话分析下去,“前者被排查出的危险性太大,皇后、众妃的家族间本就相互防备,若真做了这样的事被对手捉住,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风险过高。”
“后者,采买司之中鱼龙混杂,单凭他们自己,必定不敢违背宫规谋害妃嫔,难说不是受人命令。”
她的看法与自己不谋而合,萧怀瑾听了却将眉头皱的更紧,因为这也意味着她的调查必定要受阻。
“这么说来,你也觉得陆昭仪的死和世家脱不了关系。”可世家岂是那么好定罪的。
颜汝成认为这是唯一的可能,宫里面就这些人,而且每个人的父亲或祖父都是一二品大员,就算陆澄在宫里拼家世算底层,他兵部尚书之子的尊贵身份也不是虚的。宫人们没有理由毒杀这么一个金尊玉贵的人,更没有能力靠自己拿到□□。
因此只剩下一个答案,陆澄死于世家斗争。
而凶手,就是萧怀瑾后宫里的某一位。
她被困在后宅中的那三年,可没少见各种因一点儿利益好处而引发的明争暗斗。
“但是臣不明白,究竟是什么理由,让凶手突然对陆昭仪下此毒手呢?”
前朝的情况她不甚熟悉,但仅说她能接触到的后宫,陆澄只能算是小角色,和其他四人也没有什么矛盾,不像是挡了谁的路。如果当真是世家大族所为,如此大张旗鼓,却只是除掉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吗?
还是说,杀鸡儆猴?真实目标在于借陆澄之死警告某一位妃嫔,甚至是皇帝本人?
萧怀瑾闷闷咽下一杯浓苦的茶,“这正是朕要查的。”
颜汝成所说的,何尝不是她所困扰和担心的?
除去已死的陆澄,她的后宫只余下四人,其中赵佚又是她的人,至于剩下三个,江渚风连着他背后的江家都已和她站到一边;莫璟之那边,她有高渊这个双面卧底,而她关注较少的章云霁也按照她的意思和赵佚走近。
其实查起来也没有那么困难。
可正如颜汝成所言,对方为何要选择对陆澄动手呢?世家与皇权争斗的中心不在他身上。无论幕后黑手是谁,既然有能力在宫宴上下毒,那完全可以更简单直接地把对象换成莫璟之、赵佚或是江渚风,他们对于世家之间的博弈影响更大。
对方选择了陆澄,一定是有特别的缘故的,而如此铤而走险的做法,不可能单纯只为了警告某个人这种没什么实际回报的目的。
那是为了什么?士族门阀间争来斗去是为了什么?又是什么妨碍了他们?他们真正想要铲除的是谁?
虽然这个案子还有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但她隐隐有一种预感,陆澄的死是有人已经设好的一场局,其针对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萧怀瑾。
或许对方根本就不怕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