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和韩旻真的没有放过清寒,准时准点地喊她一起去小竹林比划。
这一日,出了太阳,竹叶子上凝着的霜花渐渐融化。清寒盘腿歇在竹荫下擦汗,与墨竹韩旻聊天,远远看见两个人朝这边走来。
天南星走在前面,一袭黛蓝,腰系白玉,打理得整洁雅致,却难掩憔悴疲倦的面色。
他的身后紧跟着玉漪,她的手上拿着一封信函。
“大哥?”墨竹起身迎去。
天南星笑盈盈地拍拍墨竹的肩:“忙什么呢,好几日不见你来找我用晚膳。”
墨竹歉意地笑笑:“瞎玩。”停了一停,道,“大哥气色不好,发生什么事了?”
天南星道:“确有要紧事找你。”他向玉漪点点头,后者呈上书信。
墨竹接过信函,甩手抖开。
天南星道:“华先生染了风寒,需要你的协助。”
墨竹见信面色忽变,蹙眉,嗔怪道:“怎么早不告诉我?”
天南星后悔道:“比我预想的严重。”
墨竹对天南星道:“我先去百草斋备药。”
天南星的嗓子有些哑:“谣言越传越疯,我要同伏翼想想对策,华先生在济世堂等你,你先去,我随后就到。”
天南星匆匆交代就转身离去。
玉漪临走前,目光投向清寒,冷若冰霜,满怀恨意。
清寒恍若未见,等他们走了,跟着墨竹去百草斋。
她已经熟记每一味药材的摆放位置,故能与墨竹达成默契,迅速地抓取药材包好。
墨竹蹙眉道:“华师父要的还缺几味,这些我先带去,余的让晨欢和少云去买,药巾不够用了,帮忙多熬些药汁浸润?”
清寒道:“好,我找春柔帮忙,办好了,给你们送去。”
墨竹道:“那边究竟什么情形尚且不知,你身子弱,别过来了,我会让人回来取。”
清寒记起那日在树上听见伏翼对天南星说的话,猜测也许是瘟疫。墨竹一走,清寒找来春柔,一起熬煮药汁,钟鲤在一边上蹿下跳地添乱,清寒无暇照顾,就将它提起来关进了竹笼子。
春柔道:“姑娘,药巾用来遮面有点麻烦,我缝绳带在两边,能系紧一些。”
清寒点头赞许:“好是好,会不会费时?这些都要赶着用!”
春柔笑道:“用不了多少时间,我缝得很快。”
清寒把药锅架上,点了火,坐在春柔旁边,看着她缝制。
春柔纤细的手指拿捏着银针,针尾穿过一条细白棉线,疾速地上下舞动,连绵不绝的细线一气呵成齐整地穿过纱布,最后,她反手打了两个花结,一条飘带就牢牢固定好了。
清寒感叹:“你缝得这样快,之前看你绣花,都是缓缓慢慢的。”
春柔哑然失笑:“一是针法不同,二是我常在夜里绣,眼神越来越不好,怕绣错,手脚慢一些。”
清寒看着药锅还没嘟嘟冒泡,搬了一张小凳坐在春柔旁边:“都有哪些针法,缝给我看一看?”
春柔笑着点点头,耐心地向清寒展示所学的针法,分享细微处的心得,她并不知道,此刻,清寒感兴趣的不是如何缝布或刺绣,而是从这些灵动飞舞的针法中,悟出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剑法。
“平针、疏针、回针、藏针、扣眼??太有意思了!”清寒拍手道,“春柔,你好厉害!”
春柔误以为清寒夸赞自己的手艺,心中沾沾自喜,红了脸羞涩道:“哪有哪有!”
二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忙活,昏黄时候第一批药巾烘干,清寒叮嘱春柔数句,就牵了马去找墨竹。
清寒出了城门,赶到济世堂,天色漆黑如墨。
西郊有一处古朴的庭院式建筑,门前一大块坪地铺着白石,四面灰墙,正门处悬一幅木刻楹联:
一片仁心昭万古
千方妙药济众生
檐下挂两盏皱纸灯笼。
「济世堂」匾额高悬。
里面不时传来痛苦的哼气低吟。
清寒取出一方药巾蒙住口鼻,牵着马进去找墨竹。
“你怎么来了?”墨竹责怪道,“不是让你待在百草斋?”
“不放心,过来看看。”
“我倒没什么,只是这件事真有些棘手了!一时也没什么头绪!”
房内传来老者的咳嗽声:“谁来了?”
墨竹回道:“是清寒。”
老者道:“快进来,让我瞧瞧。”
清寒赧然,墨竹扯扯她的衣袖:“老家伙想看看你。”
清寒随他步入屋内。
一盏烛灯放在简陋的方桌上,在黑暗中散发温暖的黄色光芒。
一位老者穿着素布衣坐在旁边的木椅,双手支在紫檀木的拐杖,微笑地看向她,对墨竹道:“这就是害你得了心病的女娃娃?我好像在府里见过??”
墨竹羞涩道:“瞎说什么!”
老者对清寒道:“有一阵子小家伙老往我这跑,说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我给他把脉并无异样,问他何时觉得不适,他说每回见了你就跟上了岸的鱼,心扑啦乱蹦还喘不上气,今日一见变找到病因所在,你过来,让我好好看看。”
清寒觉得他甚是亲切,不由自主地迈步移过去:“您就是华先生?”
华庭筠道:“认得我?”
清寒道:“我读过您写的《济世良方》和《医诀》,《济世良方》编得太好了,浅俗易懂,有些歌括,方便习诵,口口相传能帮到不少人。《医诀》文辞深奥难懂,我圈了出来,您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