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地向宋凌霄看去。
*
从那日清风楼撞破之时,宋凌霄心中便浮现出一个隐约的猜测。
凤岐和明意若真是两情相悦,明意性子冷淡,瞒着自己有意中人也就罢了,怎么凤岐也瞒着他?
明明凤岐年近弱冠,是到了定亲的年纪了。
除非……对于某一方来说,这不是件皆大欢喜的事。
联想到周仪所说,林凤岐与徐佩珩有私情一事,宋凌霄原本不信,可是后来想想,徐氏经营漕船,干系重大,和淮阴使君自然交集颇多。并不是全无可能。
宋氏与淮阴往来两年的书信做不得假,加上那年花灯节的事,宋凌霄确定妹妹对林凤岐有意。
周仪所说的话,并非全是捏造。林氏亲卫也亲口告诉他,当天林凤岐约见之人是徐佩珩。
为什么会变成了明意?
现在一切已成定局,就算林凤岐清醒了,也只能担起责任,结两姓之好。没有别的办法。
妹妹早慧,心思一向缜密,宋凌霄是知道的。
其中的缘由和隐情,他不愿再去想。
他只是心头酸涩,千言万语哽在喉头。
为什么要自作主张,为什么不能告诉兄长,让兄长帮你解决这些事情呢?明明他说过无数次,只要明意喜欢什么,他就算抢也要给她抢来。
事情演变到今天这个地步,宋凌霄也问不出口了。
他只叹道:“伯父,我知您生气。可是此事关系到明意的终身大事,既然他们……”
瞥了眼宋熙的脸色,宋凌霄把“早有情意”几个字咽了下去,含糊道:“林太傅也前来提亲,咱们还是答应了吧。”
宋明意来到议事堂外时,正听到兄长亲口说出“事已至此,不如成人之美”。
宋明意如坠冰窟。
成人之美?
她和林凤岐阴差阳错闹到如今地步,已是难堪至极。这难道是一桩美事?!
……还是说,林家家世煊赫,林凤岐仕途大好,对宋家来说门当户对,是个极好的联姻对象?
或者是,林凤岐是兄长多年好友,与其反目成仇,不如顺水推舟?
宋凌霄,你到底要成谁之美?
“词不达意,含糊不清,你到底要说什么?”
宋熙仍然怒道:“他来提亲,宋家就要答应吗?”
可是宋凌霄所言,也确实有道理。宋熙烦躁道:“要么,林家诚心诚意、十里红妆,风风光光地把明意娶回去。要么,两家就此决裂,再无转圜!”
宋熙下了结论,冷笑一声:“林凤岐回京时,还在着手上疏改漕,有意劝说宋家共同上疏……可我看着盟约,不结也罢!”
“不必决裂。”
议事堂的大门被沉重推开,露出一副清丽而又苍白的面容。宋熙和宋凌霄都顿住了。
宋明意径直走来,看都未看兄长一眼。
她重复了一遍,似乎是在说给自己听:
“……明意愿嫁。”
*
一个身影沉默着跪在林氏祠堂前,已经良久。
林凤岐垂首,面容隐在阴影之下,神色晦暗难辨。
幼时若是犯了错,林召棠常会罚他来跪祠堂,对着父母牌位反省己身。
林凤岐自小便极少受罚,唯有八岁时,与同窗动了手。林召棠气得动了戒尺,要他到祠堂里跪着,好好想想这样是否对得起逝去的父母。
景文帝初登基时,朝政不稳,有兵匪之乱。林凤岐父亲为救兄长而死,不久后,其母亲也悲伤过度而早逝。林召棠愧疚自责,此后一心抚养侄子,一生无子。
“凤岐,不要怪伯父对你严厉。你父亲去得早,林家这一辈只有你一个嫡系,若你不成器,你叫我百年之后有何面目面对你父亲?”
言语之间,尽是隐痛。
年幼的孩子沉默不言,没有再告诉伯父,他动手的缘由是对方讥笑他的身世。
林凤岐不愿再引伯父伤心,于是从此后学会了隐藏心思,做一位克己复礼的温文君子。
见此,伯父脸上的笑容越发多了起来,林凤岐也便随之微笑,人人赞其温润如玉,处事得体。
此后,他再也没有做过需要被罚跪祠堂的事。
后来,到了少年时,周仪因忌恨而拿他的身世做文章,林凤岐从容平静,无波无澜,只静静看着那人。
在他冷冷思索要做些什么之前,树上忽有一人翻身而下,提拳便打。
是宋凌霄。
从此,他有了第一位真心结交的好友。
好友对他毫无防备,真心真意,连妹妹失散在外的消息都没想着要瞒林凤岐。
林凤岐第一次许诺,诺言便是要护宋姑娘周全。
那时,他只当这位宋姑娘是好友妹妹,也预备将她当做妹妹对待。
可是,花灯夜里那场并非本意的相拥,宋明意那些沉默压抑的眼泪,让林凤岐隐约感觉到,他们似乎是一类人。
她并不似自己这般孤零零地长在府中,宋凌霄那么珍爱她,有什么心事不能和兄长说,让兄长分担呢?
但显而易见,宋明意并不愿意让宋凌霄见到她的狼狈,并为此极力掩饰。
既然她抗拒,那何必强迫她做不愿做的事?
于是替她遮掩,尊重她的意愿。
从幼时起,林凤岐从来没有得到过谁的纵容和放任,但是面对这个倔强安静的少女时,他却将这些给了她。
谁能料到,世事无常。
林凤岐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