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大伯母想到小姑娘小时候就坐在小板凳上一节一节吃甘蔗的小模样。
粟萧回来就看见院里的大锅冒着热气,一个个忙活的热火朝天。
罗外婆看向老头子的眼神不善,兜了这么长时间,几个可都醒酒了,忙抢着干活。
女人们直接做甩手掌柜:“小粟,累了进屋躺一会。
“外婆我不累,我烧火!”
“这孩子可真勤快!”三舅妈看了一眼粟萧,又看了一眼自己儿子,心说都好都好。
两大锅糖水且得熬着呢,那边老爷子把两个桌子拿出来铺上大张的油布,那边糖一到时候,老爷子这边就赶紧趁热把糖浆推沙成红糖。
老太太那边已经烙上明天吃的糖饼,晚饭就吃的大队长家拿的大骨头炖笋。
累了一天,小对象俩人晚上都没咋说话,几个孩子就眼皮打架了,俩人就像是牛郎织女似的被迫分开。
第二天一早,罗家一家人就开始收拾,都收拾完就一去去赶大集置办年货。
这些日子出门就坐车,朝歌很久没走这么远了,翻过一座小山,到了山坳发现别有洞天。
整个山坳热闹极了,小贩多,卖的东西也多,来的人也多。
朝歌甚至都看见去大集见过的卖馄饨的大爷大妈热火朝天的煮馄饨。
大人们都乐意给孩子花钱买一碗小馄饨,小年不上灶,难得一人要一碗小馄饨改馋。
“六分钱一碗!”朝爸爸跟朝歌端着馄饨的手都是一顿,看看是熟悉的大姨啊。
“大姨你家降价了?”
刚才忙,没注意称呼,此刻认出俩人,是老主顾,当即不好意思了:“嗨,这边集便宜点儿,得站着吃了,下回去吃给你们便宜啊!”
俩人也理解,受众不一样,价格不一样也比较合理。
大人不够吃就搁一边买俩馒头就着馄饨汤吃。
粟萧找了块石头坐下:“歌儿,你蹲在我边上,碗放在我膝盖上。”
“不舒服的。”
“没事,这背风。”
粟萧一碗馄饨吃的快,朝歌早上吃了一张糖饼,这喝了些热乎的汤就吃不下推给他。
粟萧看她就吃一个馄饨有些无奈,干脆慢条斯理的拿勺子吃了起来,自己吃一个,喂小姑娘一个。
朝歌倒是非常配合的张嘴,乖巧的不行,吃到第五个连忙闭嘴:“不吃了!”
“好。”粟萧端起碗,把剩下的两个连着汤一起喝了。俩人吃的算快,几个小孩子吃的细致百芽的,好在汤凉之前喝掉了。
朝歌看好多商贩都是自己家门口集的摊主,这边卖的东西比昀市便宜多。
置办年货,孩子们就说想吃啥,老太太付钱,男人们拿东西,女人们就负责挑。
拖家带口的人家很少,就罗家不仅人多孩子也多,小家伙们不是第一次来也紧紧抓住爹娘的手。
粟萧拉着朝歌,生怕小姑娘人群给冲散啦。
就看见被挤开的家长跟孩子就站的高一点自然就看见对方了。
这没走几步,就有卖糖瓜的,小家伙们都直流口水。
大爷乐呵呵看着几个娃娃,啪敲碎一颗糖瓜递到几个孩子跟前示意他们一人拿一块。
几个小家伙实在受不了,都挑了个认为最小的一块糖,有礼貌的道谢。
罗外婆实在是不好意思的掏口袋,想不通明明昨天熬的糖,今天咋还馋这样。
“大哥,给我来五个芝麻糖瓜。”
“好嘞!”
大爷心里得意,这招屡试不爽,带孩子出门的人基本都会给小孩子买糖,一般怕碎都最后买。
本来就是要买的,小家伙们忍不住尝了,大人就会不好意思。
有不买的没,有,但实在是太少了,一天能遇见俩都算是倒霉的程度。
乐呵呵的装好糖瓜,还送了一包灶糖,罗外婆接过,乐的开心,不住道谢,朝歌心想大爷可真会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