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州换上新的水手后,船再入鄱阳湖,在赣江口吴城站驻泊。这是与文才谕与赵缥、赵璠约定接头的地点。
天气阴冷潮湿,雪迟迟下不来。赵缥延后几天才出现,邓紫光扎扎实实在船上看了几天书,不曾下船游玩,丝毫不敢些许懈怠。
赵缥报人员遣散与安置情况,邓紫光道烦劳文公过年前后探望家有困难者,或者你认为可以信用的人,想办法把大家串联起来。赵缥年纪大了,又熟悉龙兴路情况的,过年随我在龙兴路吧。赵璠这个年纪还年青,就回家与你的老婆孩子过个好好。你叔在我这你就尽管放心。过了正月十五到南昌码头找我。老文也回家,过了正月初十就来与我会合,把江西事该怎么弄好好合计合计。
邓紫光把大家安置完毕,乘船逆着赣江而上,此时江面已没有了平日烦忙的景象,显得十分冷清。
赵缥寻思道只有二个水手没有家,陪我们在船上过年。其余都将回家。我思量着照顾大人的事我们也照顾不好。找一个老妈子和一个丫头上船来,你看怎么样?
邓紫光:我们在军里的时候何曾使唤过丫环?不必了。
赵缥:其实是死去的弟兄有托我照看他的家小,所以我才出这主意。
邓紫光:哦,既然是这样,你就安排吧。现在这船上是你作主,我只管吃和睡。
赵缥:船上会十分寒冷,到樵舍圩我们要买过年用的酒菜和柴炭,在石头镇上接二人,上船做帮佃的康嫂和康家二姑娘。
邓紫光:好的,由你安排,我把三十两银子放在这匣子中,需要用多少你就拿,然后把帐一起放在匣子中。
赵缥:我不会记帐呢。
邓紫光:那就写个条子放在匣中。
知道普通人家过个年三五两银子,他估计这几个人有三十两银子差不多了。
赵缥在樵舍补充了给养,又对镇上接了康嫂和康家二姑娘,遇上天降起大雪,连忙开船赶往南昌。好在是顺风行走,终于在老历二十八赶到。
赵缥给水手们结了工钱,让他们忙赶紧回家,这下船上除了邓紫光只剩下三男两女。
老赵和康二姑娘陪着邓紫光在南昌坊市中游荡,天上的雪越来越大,商铺也提早关了大门,邓紫光只好走进小巷中。深巷中一些前店后宅的小铺没有关门,邓紫光与赵缥喝酒,既能驱寒,又品尝本地酒的风味,顺便也给康家二姑娘买了蒸糕、炸果。她说想吃米粉和吊葫芦,赵缥说当丫头岂能要这要那?邓紫光说没事,小孩想吃就吃,正好是过年呢。便让店家去隔壁叫来。
走进江边圩场,邓紫光感受了南昌的物产,心理盘算着该开一家什么样的酒店。康家二姑娘见到鱼干,腊肉,有心想多卖些。赵缥阻拦道过年后年货会降价,想多买的话等过了正月十五再来买不迟。
回去的路上,小巷里的石板路上人很少,零星传来远近爆竹声,让身处异乡的邓紫光心中有几份孤寂。康家二姑娘难得进城,更别说进省城,对一切十分新奇,邓紫光知道小姑娘喜欢逛店买东西,就给她二两银子让她自己看见什么喜欢就买什么。
看见一个小书店,邓紫光蹩进去,找几本书就翻看起来。见赵缥在一旁等候自己,也给他四两银子,让他自己在街上逛一下。赵缥舍不得花钱,小心收好银子,在一旁等候邓紫光。
书店掌柜见邓紫光一付专注样子,知道这是个爱书的主,便找出一本手抄笔记《溪蛮丛笑》递给他。这本书对从事归农抚蛮事业的邓紫光来说如获至宝,花二两银子买下揣在怀里,连忙赶回船上去一睹为快。
回到船上,康嫂已做好了年夜饭,给邓紫光专门摆一桌在他的房中。邓紫光道平常都是我一个人吃饭,今天除夕,只有我们六个人,大家在一起吃吧。
待大家到齐,邓紫光先望空三祝,泻酒江中,这才招呼大家入坐喝酒。
待大家给自己敬酒完毕,邓紫光又给每人发个绣袋,里边有二、三两银子。
乘着大家放开性情,邓紫光这才问起他们家各自在哪。
康嫂家在鄱阳湖中抗浪山,家有菜圃二亩,平日里靠在湖上靠打鱼为生。大女儿嫁了岸上的农民,算是高嫁。小女儿满十四岁,还未许人家,想将来招郎跟着自己身边。夏天时大水淹了菜地,没什么收获,就出来打些散工,在镇上给人帮佣。听说主公要到江西来,这才跟着赵缥给主公讨生活。
邓紫光:你们的菜地每年都会被大水淹了?
康嫂:也不是,五年左右会有一次。
邓紫光对赵缥道:我见过芜湖那边的方志,说河滩上浚沟渠,将沟渠中的土翻到菜中,使地尽可能高过洪水。你觉得这法子如何?
康嫂摇头道:涨大水时会淹菜地一人高,要抬高菜地的地面,每亩地要上万担土呢。
邓紫光:从河沟中翻泥出来做抬地,抬地越高,开沟越宽,沟中种藕养鱼,抬地上开田种瓜菜桑麻。万事开头难,难在挖泥需要太多人力,并且在水中作业。一亩地需要五万担土,若一人一天八十担土,计四十到八十文钱。每亩地需要六百个工日,二十个人干一个月,组织三百人每个月能种十五亩上好的地。请问康嫂,十五亩地能安置几家人?
康嫂道:按一家五口打鱼、种菜,可安置五家。
赵缥道:只能安排五家,看来用这个方案安置流离失所的人成本有些大,还是蛮难。
邓紫光笑道:三百人开田十五亩,给工钱四百五十两银子,再加上吃饭,算五百两银子,造田十五亩,每亩田需要三十八两银子,与买熟地的价格大体相当。但是,通过开田这事,我练了兵,带了队伍,让吃不上饭的人有了一份工做,拿了千五百钱。
康家二姑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