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的一处树林。
如血的残阳映照在三匹悠然前行的马儿上。为首的是一身素衣少年郎打扮的少女,手持酒壶纵情肆意地豪饮,喝光了便将酒壶抛向身后。少女的脸颊已惹上绯红,一丝没有拢好的发在风中翻飞。
身后的飞星接住酒壶,忍不住开口提醒,“阿灼,喝完这壶便罢了吧,你身上的伤前月里才好。”
少女不以为意地晃了晃身子,忽地顿住,倾向前往四周里嗅了嗅。尽管已经醉上头,且随着南风一阵阵飘过鼻尖的香味很淡,但陶灼还是辨别出这是胭脂膏“四月间”的味道。她认得出不奇怪,因为这膏子是镜斐山庄在里京开设的铺子秋水坊所售卖的。奇怪的是,这味道出现在城郊这片无人烟的树林里。
银驹跟上来,询问道:“怎么了?灼姐姐。”
陶灼轻巧地跳下马,说道:“你们跟我来。”
飞星银驹二人摸不着头脑地对视一眼,无言地跟了上去。
陶灼循着味道一步一步探寻,直到看到一个年轻的男子气息奄奄地靠坐在一颗老树旁。男子一身玄衣,胸腹处的衣料被利物撕开,露出可怖的伤口,嘴角噙着的血迹已经凝结。垂着的手边正是一瓶被打翻的四月间。
即使形状如此惨烈,也丝毫不损男子的俊美。
银驹上前捡起那瓶胭脂膏,探了探男子的鼻息,说道:“还活着。”
陶灼接过胭脂膏,说了句“先把他扶上马吧”转身便要走。
飞星拉住陶灼,有点犯难地挠了挠头,“这家伙的底细我们全然不知,况且这是里京城郊。按庄主的规矩,我们在里京不得与任何生人往来。若是贸然救了他,不知会不会引来祸事?”
陶灼拍了拍自己的脸,像是在让自己清醒一点,“飞星,我们镜斐山庄从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你我都明白,没有这一点,就没有我们。”
接着她猛地蹲下身,双手捧起男子的脸,坚定地说道:“况且我素来——有一点爱美之心,不救他我心难安。”
飞星无奈地摇了摇头,“以后绝不能让你在路上饮酒了。”
早已司空见惯的银驹二话不说便把男子抬上马,一行人向着一户人家走去。若是进京赶上天黑,他们便会去这人家落脚。说是人家,其实也不过一个老婆婆和一个小孙子。
安顿好后,银驹给男子处理了一下伤口,将随身携带的一些药给男子服下。不多时,伴随着一阵剧烈的咳嗽,男子苏醒过来。
他环视了一圈眼前人,挣扎着想要起身,一边强忍着疼痛开口:“多谢几位出手相救,不知公子姓名,来日好相报答。”
陶灼听了,粲然一笑,问道:“你想怎么报答?”
男子愣怔了一下,“自是……自是尽我所能。”
“那你以身相许吧。”陶灼肆无忌惮地欣赏着男子慌乱的表情,笑得前仰后合。
男子听了咳嗽得更厉害了。飞星见状,连忙使眼色叫银驹把醉意熏人的陶灼带出去。待两人走后,才给男子赔不是,“我家公子今日多饮了几杯,还请公子不要介怀。只是,公子因何重伤至此呢?
男子在惊愕中目送走了陶灼和银驹,接着闷声应道:“追疑犯,遭埋伏了,”他打量了一下飞星,接着说:“几位不像是里京人。”
飞星想他应该是衙门里当差的,没敢再细问,怕对方起疑心,草草道:“公子好眼力,我们只是路过。您就在此处安心歇息,我们不叨扰了。”说完便起身离开了。
男子的伤不支持他厘清眼前的这些事,很快昏睡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陶灼三人就别了这个小院,赶往里京。
走之前,已经酒醒的陶灼看到院中满是血的衣裳一惊:“咱们昨儿个遇上仇家了?”
银驹仰天长叹一声:“灼姐姐,你又什么都不记得了吗?”
陶灼努力地在脑海里搜索了一番,犹疑道:“我们好像救了个人?”
飞星静静地补充:“你还夸人家美。”
银驹接着道:“你还叫人家以身相许。”
陶灼懒得辩,只耍赖道:“醉酒的事通通不算数的,不记得的就是没有的事。”末了用棍子挑起那衣裳,正色道:“在京郊受这样重的伤,里京何时这么不太平了?可有给他请个大夫来?”
银驹答道:“已经托给王婆婆了。”
飞星仍旧有些忧心,“王婆婆应该不会对那人胡乱说些什么吧?”
“不会,她知道的不过是我们告诉她的。”陶灼淡淡地说道。
行至目的地,陶灼抬眼看了看烫金的“陶府”二字,长叹一声,迟迟没有下马。多少年了,这种让人心头一窒的荒凉感仍会时不时地侵袭她。这里是她的家,原本也是她的家,只是不应该是现在的模样。
“阿灼,该进去了,夫人他们肯定都等急了。”飞星率先下马,提醒道。
陶灼收起刚才的零碎心绪,换上一副世家小姐的样子,舒了口气翻身下马。
一年未见,母亲方如因和姐姐陶煜自然免不了一顿哭,父亲陶穆也没忍住眼泪,倒是哥哥陶灿无所谓地应和几句,好像受不了这种合家团圆的氛围似的找个借口便溜了出去。
母亲将陶灼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仔细打量了一番,慈爱地抚抚她的脸,又摸摸陶煜,说道:“秋水坊来的那些个信里说你在青州一切都好,我怎么瞧着你瘦了,脸色也憔悴了些。山庄的事情抽不开身就移给别人,最主要的是当心你的身体。灼儿,知不知道?”
方如因是极关心陶灼的,从小就是,但陶灼清楚地明白那不是因为她是陶家的二姑娘,而是因为她是陶煜的护身符。
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