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是从江州寄来的。
两大捆老课本,涵盖了初高中各种学科,数学、语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更有些教案笔记,林向晚喜不自胜,她不知道,林教授是从哪儿挖出的这些宝贝。
这是她在柳沟、甚至整个清河公社,掘地三尺,也难以寻到的东西。
县里倒是有高中,但前些年闹运动,旧书大多被焚烧、损毁,即便有剩的,多是深锁在图档馆的仓库发霉,这两年,闹得热腾劲虽已过去,没人再张罗着焚毁,但也鲜少有人留意它们。
市面上,一本难寻,它们好似被时光掩盖。
林向晚却知道,这些纸张泛黄、封面破损的老课本现在毫不起眼,等到一年后,将会怎样被人疯抢。
她现在能做的,就是带着她的学生们,在未来一年时间里,将这些内容吃透,深深印在脑子中。
林向晚又解开另一捆书,这些比第一捆稍微新点,书页还未泛黄,封面也都干净,一看,便知被保存得很好。
这是些大学教材,有大学物理、数学、化学类,主要是理工类的基础通识课本,另林向晚意外的是,竟还有一本计算机类前沿学科,她大致翻了遍,书中不少林教授的笔记、批注,有些扉页还写着他名字。
这明显是林教授的书,她仅仅写了封信,表达了对学习的兴趣,林教授这是把家当都给她寄来了?
眼眶突然有些烫,她吸了下鼻子,翻到最底下,竟还有两本薄册子,是林教师手写的微积分、基础物理入门大纲……
林向晚心底涌起前所未有的的强烈念头:她一定要做些什么,在那场要命的事故到来前。
包裹被密封得相当仔细,依然套用的别人姓名,书被层层包裹,外面还有些遮挡用的年货,有两包海米,一包太仓肉松,两罐午餐肉,两包大白兔奶糖。
林向晚觉得,她“爸”还挺细心,夹在奶糖包之间,有封信,里面告诉她:一切都好,勿要挂怀。
再次叮嘱她,无事不要写信,也不要让她周围的人知道家中变故,生怕下放之事牵连到女儿……
太小心、太谨慎了。
林向晚完全没往心里去,还琢磨,等年后邮局上了班,她就寄信给林教授,约个探望时间。
她打算去一趟江州,只通信,林向晚担心对未来那场灾祸无济于事,她要去现场。
林教授来信几乎不提他工作场地,也甚少说起下放情况……这让林向晚难以猜测问题将会出在哪里,最多,也只能从寄来的东西,大致猜测林教授此时处境貌似不差。
这不,还能买到这些稀罕食物。
她全然不知,在千里之外的江州,林为谦用光了一年的积蓄,只为给女儿买些过节吃食、支付邮费。
江州的冬日太过湿冷,就连睡觉的被子也是潮湿阴冷的,周遭尽是阴霾,林为谦的内心也被一日日消磨到麻木,直到,他意外收到了女儿的来信。
那孩子真长大了!
信被他小心收入信封,压在枕头下面,每天睡前抚着信纸,连刺骨的阴冷,仿佛都能退去许多。
林教授再思念孩子,也不敢保持联络、时常通信,生怕女儿被他牵连。
只是,任凭他再小心翼翼,还是被人从侧面瞧出什么。
方远明一直暗中关注林向晚动态,近来,觉得不对劲,心生警惕,于是,打发李翠翠前去试探。
李翠翠不太情愿。
这本是她嫁给方远明的第一个春节,怎么说,也该带她回京见亲友,她娘更是已提早准备好了让闺女带去婆家的土特产、山里干货。
李翠翠对城里无比向往,刚进腊月便开始筹备这次出行,还让她爹连介绍信都给开好了……然而,直到小年,方远明才和她说,不回京了。
因上面提倡知青就地过年,为了表现好,为了几个月后的指标角逐更有把握,他决定不回去。
李翠翠当即就变了脸色。
方远明看了眼她手中介绍信上的大红章,眉眼一动,拉住人到炕头坐下:“你这肚子也开始鼓了,路上坐车颠簸,我也是怕你身子难受……”
“……翠翠,别多想,等我拿着指标去上大学,咱们命运才能改变,不然,难道你想跟我在这深山沟里混一辈子?更何况,眼下最重要的,是你身子……”
连哄许久,李翠翠脸色这才好看了些,方远明继续:“你去替我打听打听,林知青这会怎么还在柳沟?”
“她爸就这一亲生女儿,怎么舍得让她在外面过年,不太对劲……”
李翠翠又从他嘴里听到那个名字,心底醋坛子被打翻,酸意翻滚,酸涩难忍,可方远明说,必须得防着林知青。
她是柳沟最大的指标竞争敌手,方远明忽悠:“如果让她得手,我就没法带你回城了。”
李翠翠心里不痛快,最终还是叫着她姑姑李福云去找郭玉珍唠嗑,带上半斤花生,示意姑姑打听消息。
她们进院时,郭玉珍正蹲在井边收拾鱼,看见福云姑侄俩,熟络地招手叫人过来,手上的活计一刻不停。
李福云搬了个小木墩做旁边,帮着打下手,郭玉珍将铁剪刀一递:“你只刮鳞就成。”
“哟,这种鱼好吃,刺少肉肥,集市上好久没见着有人卖了。”
“可不是,冬天逮这鱼可得要技术,我家孩子们能干,两回就逮来这么些……”
李翠翠坐在寒风里干等,听她们东拉西扯,越扯越远,脚都冻麻了还没听到想探听的讯息,不由着急地咳了声。
李福云回过神,看向郭玉珍:“你家知青不回去,要搁着里过年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