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碗落地,发出清脆的响声,正在煎药的王秋应声看去。
葛颂言将养月余,刚刚能下地行走,可是行动尚不利索,一进厨房就碰掉了灶台上的碗。
他瞧着一地残渣,脸色不由黯了几分。
受伤后,他几乎不跟哪个师兄弟说话,除了每日照顾他的王秋,其余人也不敢在他面前显眼。
王秋知他心高气傲,这回摔得惨了,面子里子都挂不住,她便做他的传话人,哪位病患到了何等疗程该用何种药,哪位师兄弟出诊时有疑惑,都由王秋来替他转述。
她在他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偷背他最宝贵的祖传医书,还找来纸笔记下他的方子。
最初葛颂言不信她能学得懂,一来二去看她极为认真,还帮她纠正错处,时不时提点两句。
而他自己心里的郁结还未纾解,只要一想到那日的事便压抑地喘不过气。
当时葛会他们几个人随着王秋跑上山,一瞧见他,吓得腿发软,几人七手八脚合力将他带回道观,喊着要去报官。
是葛颂言用尽最后的力气拦住的。
他记得病患被交到他手上时有多信赖他,他也信自己,毕竟王秋的病例在前,他依照同样的方子又治好了不少人。
谁知道这回却失了手,头一副药刚喝下去不久,人就断了气。因患的是传染病,他连查明缘由的机会都没有,尸身就被陪诊的家属一把火烧了。
明知事有蹊跷,但这他不打算给自己讨个公道,他要让自己长个记性,日后再看诊,定要慎之又慎。
王秋麻溜地找来比自己还高的扫帚,作势要去扫地,被葛颂言抢了过去:“你去看着药,我来收拾。”
“药已经煎好了。”王秋走回灶台边,盛出来一碗浓黑的汤汁,“你闻闻看,是这个味道不?”
前日有位婆婆带着襁褓中的小外孙来瞧病,得的是风厥,发病时浑身大汗,通体泛红,吃什么都往外吐,换了好几位医师都不见好,实在没招了才找到道观来,求葛颂言看上一看。
王秋手里的药不是为治那孩子的病熬的,而是为了让她患上一样的病证,好让葛颂言先在她身上试诊。
“味道没错,”葛颂言道,“不过……你真的想好了吗?”
王秋心里直打鼓,她也怕啊!
可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人家都通情达理让自己留在道观了,还默许自己偷师,若是食言,自己都要瞧不起自己。
她深呼一口气,皱起小脸喝了一大口。
“烫烫烫!”
葛颂言也是头一回用药人,比王秋镇定不到哪去,见她烫到舌头,顾不得自己脚上有伤,疾跑到屋外从井里舀了一瓢冷水回来:“快喝!”
王秋就着他手里的碗喝水,沁凉的感觉舒缓了舌尖的刺痛,她缓了过来,刚要说话,就听葛颂言劈头盖脸吼道:“你急什么急!这药刚熬好你不清楚吗?怎能如此鲁莽!”
王秋没被烫出眼泪,却被他凶得湿了眼眶,她想反驳两句,又觉得他没说错,扁扁嘴自己吹了吹碗里剩下的汤药,小口小口喝了下去。
葛颂言以为小女郎要跟自己拌两句嘴,训斥她的话都准备好了,结果她只是埋首喝药,因为极力隐忍着委屈,肩膀一抽一抽的,他的心也跟着一抽一抽。
“罢了,”他不自然道,“你回屋里歇着吧!今晚肯定要难受,我洗完这些锅碗就去看你。”
王秋瓮声瓮气地“嗯”了一句,头也没回,走了。
她确实是委屈的,不过不是因为葛颂言。
只是想到从前自己有父亲和母亲疼爱,还有个阿兄宠着,可她身在福中不知福,偏要一头栽在谢清身上,害得他们寒了心。
她回到屋里,脱下外衣外裤整齐地叠好放在脚凳上,这是母亲念叨她无数遍的规矩,过去她一概不听,如今倒是一次不落。
她穿着里衣躺进了棉被里,等着药效起来,不知不觉又想起了往事。
*
太元八年,王秋及笄,随母亲颜舜华前往建康主家。
马车一到,就看见正门口等候多时的莲姨。
莲姨与颜舜华有些亲缘,一直侍奉在主家夫人左右,亦算是看着王秋长大。
她见王秋从马车里钻出来,朝她慈爱一笑:“阿秋这笈礼日子好,恰逢阿媗今日归宁,一会儿你二人便能在夫人那见到。”
“真的吗?”王秋激动道:“那是不是也能瞧见阿姊的夫君了?”
她与主家的几位姊妹并不相熟,唯一有些交情的就数王媗了,因着她从不在王秋面前摆款。
听闻她不久前嫁了人,王秋隐隐觉得,在婚配大事上,这位没有倚仗又不得宠的庶出阿姊,或许会是自己的前车之鉴。
莲姨却摇了摇头:“阿媗独自回来的,郎君已赶回军中了。”
颜舜华见势换了话题,叮嘱女儿:“我与你交代的礼节你可都记住了?”
“记住了。”
王秋的心思根本不在今日这场笄礼上,她忍不住想,王媗所嫁何人?是心中所爱还是奉命而为?这人待她是不是不好?居然让她独自归宁……
“仔细脚下。”颜舜华见女儿走神,有些无奈。
莲姨笑道:“阿秋性子活泼,多惹人喜爱呀!一别经年,如今也骨肉停匀、灵动貌美了。”
王秋闻言颔首偷笑,哪怕知道自己与主家几位盛名在外的姊妹尚有差距,可是被夸赞了还是很欣喜的。
好容易走到了夫人院落,谈笑声礼乐声不绝于耳,众人望见王秋与颜舜华,皆是笑意盈盈点头示意,并未有太多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