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由御史中丞王拱辰举荐,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后改任监察御史。12年后被召任权知开封府,迁升右司郎中,称为“包青天”。
富弼40岁,这一年契丹进攻西夏,有人认为契丹会乘机攻打北宋。富弼判断不会,并停止发兵,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欧阳修37岁,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狄青36岁,被加升为捧日军、天武军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狄青在军队中奋斗,十多年后才出名起来。
苏洵35岁,“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居家埋头苦读。次年离家出外游学,准备前往京师。
司马光25岁,司马光结束父亲的居丧,签书武成军判官,不久又改宣德郎、将作监主簿,权知丰城县事。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取得“政声赫然,民称之”的政绩。
王安石23岁,为鄞县知县,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
沈括13岁,自幼勤奋好学,十四岁就读完了家里的藏书,并随父亲宦游州县,到过泉州、润州、简州和汴京等地,接触社会,增长见识,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强烈兴趣和敏锐观察力。
苏轼7岁,入天庆观北极院小学读书,拜道士张易简为师。
晏几道6岁,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
苏辙5岁,和哥哥苏轼形影不离。
秦观5年后出生,周邦彦12年后出生,萧峰16年后出生,慕容复20年后出生,虚竹25年后出生,段誉27年后出生,阿朱30年后出生,李清照40年后出生。
……
……
庆历四年的这场新政变革,是暗流涌动的,牵动了政治、人事、经济、军事、士林、宦途、农耕等方方面面。
庆历四年,距离宋朝开国83年,距离宋朝覆灭84年,是整个宋朝生命轴线的中点,具有着不一样的历史意义。
庆历年间,仁宗实行以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为首的新政,庆历年间无疑是文人最畅所欲言的时期,也是壮志豪情得以实现的时期,是宋仁宗亲政10年后深谙现状弊端,急于变革谋新出路的时期。
因此,仕官、君主难得的一拍即合,齐心协力新政而至。
可积病难返,尽管有宴殊、韩琦等才人相助,新政雷声大雨点小,因触犯多人利益且可行性值得商榷的情况下,实行一年间阻挠重重,效果示微,最终在仁宗失信下,在夏竦等人的挑拨陷害中,以范仲淹为首的新政的所谓一群朋党之人从中央机关重要职务中退出,有的是深谙实事的主动请闲,有的是被贬出兵。
……
张东森一口气看完了两宋风云2这草草结束的庆历新政,看到这一针准备打给宋帝国的强心剂,最后却没能让这个帝国给强大起来,波云诡谲的故事,令他不胜唏嘘。
他忍不住扼腕感叹地说道:“怪不得后面的故事会发展成那个样子,可悲可叹呀。”
此时距离张东森拿到这本书已经过去了三天的时间,他看书的速度是比较慢的,他赶紧将自己看书的心得分享到了微博上面:
“终于一口气看完了两宋风云二。不由得为这个飘摇的宋氏朝廷揪心,他们的未来到底该何去何从?半范仲淹、欧阳修、包括宋仁宗皇帝,他们不是不想要做点什么,但在故事的走向里面却总是给我一种差了点什么什么的感觉。
“这或许就是时代倾轧之下,个人命运的悲剧之感吧。但是我要夸一夸开篇的这一篇岳阳楼记,写得太好了,我觉得这一篇岳阳楼记是完全不落于滕王阁序的文章,宋词在古文上的造诣已经臻入了化境!”
他的微博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其实伴随着两宋风云二的发布,这两三天里面已经有很多买了实体书的人。
大家看完了这本书,此时此刻在网络上已经掀起了一片惊涛骇浪的讨论。
“张老师咱们有一说一,你看书的速度也太慢了吧,我们都在网上讨论过一轮了,你居然才站出来发表你的看法,真的是!我很赞同你的看法,两宋风云二这一本书光是开篇的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已经值回买书的钱了!”
“可悲可叹啊,整个故事看起来真的很令人揪心,我以为庆历新政会让这个国家再次强大起来,但现在看起来的话,还是文强武弱呀,后面能不能出来一个牛逼的将军带领着宋氏朝廷杀出一番血路呀!我希望宋词不要将这本书写成一个悲剧,我求求宋词了!”
张东森打开了电脑,登录了,华夏故事论坛,这里早就已经被宋词的新书刷屏了。
“tmd,宋词的那一首岳阳楼记,怎么他妈写的这么牛逼啊,老子这一辈子都写不出这么牛逼的一篇文章了,之前他在滕王阁序里的那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给老子膜拜一辈子。这次他又写出了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tmd还让不让人活了呀!”
“宋词的才华真的是源源不断地在往外冒呀!”
“你们觉得宋仁宗这个皇帝怎么样?”
“有一说一,目前宋朝出场的这几个皇帝,我个人都不太喜欢!”
“宋词为什么特地提了一下苏轼,这个人有什么牛逼的地方吗?”
张东森心满意足地和大家讨论着新说的故事。
魔都诗词协会会长田行礼在一座小院子里面和一群人在聚会,大家正在聊着时下新出来的一些诗词大家的话题,忽然就转到了宋词的身上,同时也转到了宋词新书里面的岳阳楼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