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田雪之怒(1 / 2)

孟夏打开苏亦真给他的U盘。

前面几段果然是赵祥海关于赵晨雨事件的报道。

言辞恳切、语重心长、社会良知、催人尿下。

孟夏强忍着恶心,从头看到尾。

最后点开了苏亦真用便携式录像机拍摄的一个片段,文件的名字,苏亦真标注为“访田雪”。

《记者背后的故事》本是记录现场记者采访背后所见所闻所感,一般很真实,很多正式节目里不便表达的内容,都可以通过一线记者的画外音方式,二次传递出来。

所以,这个节目在津山市很受欢迎。

但是,三年前,这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津山市电视台一位广受尊重的主持人,田雪,再未出过镜。

仿佛,这个节目和这个主持人,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名为“访田雪”的视频中,田雪讳莫如深,可能是顾忌苏亦真电视台记者的身份,不愿多讲。

但是,从她欲言又止的样子看,她应该有很多话要说。

孟夏决定亲自去拜访这位当年的著名主持人。

从苏亦真处要到了地址,孟夏独自打车前往。

出发前,苏亦真给田雪打了个电话征求她的意思,本想着田雪可能会不悦,没想到对方只是叹了口气,说道:“没关系,让他来吧。”

……

津山市郊区。牧羊山别墅区。

退休后的田雪,正在院子里摆弄花草,郊区的阳光很明媚,整个园区都很安静。

见到矮围栏外左顾右盼找门牌的孟夏,田雪试探着问:“你是小苏电话里说的那个孟夏吗?”

孟夏腼腆地笑笑,点头说是我,您好田老师!

“进来坐吧!我去给你倒茶。”田雪指着院子里的白漆木椅示意孟夏自便。

不一会,田雪端出一个茶盘,一壶菊花香枣茶,两个晶莹剔透的玻璃小盏——看得出来,田雪的退休生活很恬适。

孟夏注意到田雪头发有些花白,与最后一次采访画面里乌黑的秀发截然不同——但仍掩饰不了主持人的那种优雅。

“小孟,”田雪注意到孟夏的眼神,笑着说:“不要看我头发有些白了,其实我还不到55岁,我是提前内退了的。退了,也就懒得管它有没有白头发了。来,你喝茶……”

“亦真是个新人,我走前和她短暂相处过,是个好孩子!你是她的朋友,也不是媒体人,我才答应见见你。有什么,你可以问。”田雪开门见山。

“我想跟您了解一下赵祥海这个人。”孟夏也不绕圈子。

“我不愿意背后谈论别人。”田雪拒绝的很干脆。

“其实,他是什么样的人,我知道。但是,我想知道他为什么可以成为那样的人。——他所报道的那个学生,是我一位故人的孩子。”孟夏说道。

“小孟,你知道我是媒体人,媒体的灵魂在于客观真实,而不在于带着个人偏见的评论。记者这个词,原本就是记录者,无权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叫夹带私货,这是记者的基本操守。”

“可惜,现在很多新闻稿,本末倒置!事实变得不重要,记者以报道的名义,大肆夹带自己的观点、情感偏向、煽动舆论!这是十分可耻的!”田雪秉持职业底线,说到当今乱象,情绪有些激动。

“所以,赵祥海是个什么人,我不评价,但是我可以跟你说一些事实,已经发生的事实。”田雪平静了一下,说道。

“您请说。”

“先说最后一次录播《记者背后的故事》现场发生的事。那天,我问了赵祥海——‘您是怎么判断那就是一起交通事故的呢?’,他支支吾吾没有说话——”

“然后,毫无征兆地,赵祥海突然站起来,一拳打翻了现场的摄像机——当然,这个镜头后来被剪掉了。我和现场录播的同事都惊呆了!那个摄像机5万多块钱,台里最后也没让他赔。”田雪回忆道。

“就好像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样。上一秒是他,下一秒是另一个人!”田雪至今仍觉得不可思议。

“您为什么要那么问呢?”孟夏问道。

“当时社会上关于那个事故,群众质疑的声音很大,都在传那不是事故,是杀人,可以说是疑点重重!我作为记者,虽无权代替警察对事件定性,但有义务把群众的质疑,清楚地表达出来!”

田雪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眉宇间仍是半步都不退却的正气。

“赵祥海是到过第一现场的!那个学生的尸体压成什么样了,他是看到了的!庄稼汉都知道那个现场不正常,他为什么就充耳不闻?”田雪激动之时,轻轻一拍桌子,把孟夏吓了一跳。

随即反应过来,叹了口气,摇摇头,对孟夏柔声说抱歉。

“至今,我也没明白,那个事件的全部报道,都是他在总揽!以前,我们可从来没有见他那么积极过!”

显然,这些疑问在退休的田雪心里,不知已盘亘多少回。

“当然,关于案件性质,只有警察有权做结论。但是,事情不清楚前,记者至少应该保持沉默,而不是捂着别人的嘴巴,大声喊这是什么交通事故!而且,不允许任何人发出其他声音!”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田雪从回忆里回过神来,转脸问孟夏。

孟夏点头:“我明白!后来呢?”

田雪一听孟夏问后来,自嘲地笑了。

半天才说道:“后来啊,这个事情就这么过去了。那次录播,成了我最后一次出镜。”

“赵祥海摔烂摄像机,这种偏激行为,难道都没有处分吗?”孟夏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