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从业果的道到无常的道,最后到空性的道。到空性的大乘菩提道时,世间上没有好坏了。你如果善加利用人生的相状历事炼心,就是你积集资粮最好的地方;你要是不会利用,人生的相状对你是一种伤害。
也就是说,我们学佛陀的八相成道,可以分成三块:前面的安乐道,我们知道佛陀是善业所感;从解脱道我们看到,佛陀知道这个快乐是不长久、不能当依止处的,只能暂时借用,所以佛陀选择了出家,修学解脱道。
这个解脱道,从前面的出家我们知道,在解脱道中,佛陀是亲近了印度当时的九十六种外道。他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修苦行;第二个修禅定。这虽然不是佛法的正道,但是消了佛陀不少的罪业,也调伏佛陀很多的烦恼,所以不妨是一个助道。我们知道佛陀十九岁出家,经过十一年,包括苦行跟禅定的修学,到了三十岁,他的因缘成熟时,即将从一种解脱无常、苦的思想,提升到一种真正空性的思想——他即将成佛。
我们看经文,他这个过程是怎么产生的?
我们看经文,请合掌。
六、成道相─经云:“现五浊刹,随顺群生。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按树枝,得攀出池。灵禽翼从,往诣道场。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奋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佛陀成佛有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叫作身心的安住。这个身心的安住就是从“现五浊刹”到“跏趺而坐”,这个是第一段。
我们先解释第一段,佛陀是示现。佛陀本来是一个清净的法身,从这个清净法身里面,依他的大悲心,变现一个果报体,来到人世间陪我们成长,所以他是示现在五浊的恶世当中。
既然佛陀是示现来到人世间,那么他不能坏世间的假相,这个很重要!《金刚经》讲:菩萨观一切法空,不坏世间的假名、假相、假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上一堂课说过,佛陀出生其实不需要父母的因缘,他随时可以变现一个果报体出来。但是要示现跟人世间一样,既然是示现,就要随顺众生,“示有尘垢””。既然他是一个血肉之躯,就有污垢,会流汗,所以就有洗澡的问题。他恒顺众生的相状,就示现身上有种种的污垢。我们知道佛陀当时在印度,他修苦行是非常辛苦的,一天就吃一麻一麦,根本没有时间洗澡。
在藏经上说,佛陀修了六年的苦行以后,他突然间觉悟一个道理,他想:众生贪着五欲的相状,这让一个人身心放逸,没办法修学圣道;但是你太过辛苦,搞得精神体力都不够,也不能修学圣道。所以他觉得,一个人要成就圣道,必须要走中庸的道路,你不能把自己搞得太快乐,但是也不能弄得自己身体太虚弱。这时佛陀觉悟到中庸之道,就离开了苦行林。
离开苦行林,他第一件事做什么呢?先洗澡,把身上的污垢洗干净。因为他知道,他心中的道,菩提道即将出现。内心要清净,要先求色身的清净,所以他沐浴金流。这个金流就是尼连河。尼连河怎么叫金流呢?因为尼连河在古印度的时候,里面的沙是金色的,太阳照下去闪闪发光,所以叫金流。他洗完澡的时候,“天按树枝,得攀出池”。他那时太虚弱,爬不上岸,天人就把树枝压下来,让佛陀能够抓到,从尼连河里面慢慢地走出来。
走出来时,出现了一个非常吉祥的征兆:“灵禽翼从,往诣道场,吉祥感征,表章功祚。”这时天上很多彩色的飞鸟,我们都知道动物有第六感,动物虽然不善于沟通,没有我们很复杂的语言,但是它有一种直觉,你看地震来时老鼠就知道了。那么佛陀即将成就大道,他那大功德即将出现,鸟类是知道的,所以这些鸟类就跟随佛陀慢慢地走上成佛的道场。这是一种非常吉祥的征兆,来“表章功祚”,这个“祚”就是功德,来表达佛陀的功德。这种圆满的大功德即将成就,动物都受到他的感召。
“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树下。”这时有一个牧牛人,他把吉祥草(古代吉祥草是一种非常柔软、很有弹性的草),他帮佛陀把草铺在一块大石头上,我们叫作金刚座。就是一个大石头,佛陀要坐之前,牧牛人就把这个草先铺上去。这时佛陀就“结跏趺坐”。
我们补充一下,这期间佛陀还做了一件事情,他受了牧羊人的羊乳粥。他洗完澡以后,有一个牧羊人供养他羊乳粥,羊乳熬成的粥是比较稠的,像粥一样的羊乳粥。这时的佛陀洗完了澡,也吃了东西,身心安住,就是表示他的心已经寂静下来了,这是一个成道的方便。
再看第二段,“降伏魔道”。佛陀在成道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事情:“奋大光明,使魔知之”。在藏经上说,佛陀在成道之前就思惟,三世诸佛要成道之前,都一定要做一个动作“降魔”,所以他必须遵守这个轨则。他用神通力让身体放光,让六欲天的天王——魔王知道,说:我要成道了,你要障碍我,趁现在赶紧过来。
我们知道,魔王的心情,当然是希望大家陪他在三界流转,如果有一个人要成佛,成佛以后要宣扬真理,这件事情魔王是不高兴的,所以魔王一定要阻碍这件事情——“魔率官属,而来逼试”。魔王就带了很多眷属,呵责佛陀说:太子,你现在不准坐在这个地方,赶紧起座,你要在这个地方,我就要伤害你了。
这时佛陀怎么做呢?“制以智力,皆令降伏”。佛陀用智慧的力量,这个智慧的力量我们解释一下。其实佛陀是用了两种方法,从藏经上说,用智慧跟慈悲。佛陀先用智慧开导魔王,他跟魔王说:“你是不能伤害我的,你过去生造了一座寺庙,而且那一生你很精进,持了八关斋戒,你有两种的善业力;但是你这个人贪爱生死,没有发菩提心,所以这个安乐的果报,跑到魔王的因缘去享受魔王的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