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要讲这个真空妙有的道理,用十种角度。先讲第一次你不懂没关系,再讲第二次,你还不懂再换一个角度,用十个角度来发明真空妙有的道理。在《楞严经》,佛陀先破妄,“七处破妄”,破除妄想不是我们本来的东西,是我们无始劫来攀缘相状沾染了满身的习气。破妄以后,显真,用十种角度,“十番显见”。“七处破妄,十番显见”,把这个读完,你会觉得佛陀的慈悲心不可思议,考虑太周到了,这就是所谓的乐说无碍。
佛陀在说法的时候是采取四个角度:第一个,施设法门,开显义理,用言词摄受;最后佛陀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厌其烦地重复讲。这个是约着佛陀这一块来说明佛陀说法的内容。
我们众生在接受佛法这一块的内容,也有四个次第:
第一个,扣法鼓。这个古人判作闻慧,听闻佛法。这个鼓有警觉的作用。我们刚开始听闻佛法会很惊讶,因为我们习惯性就是顺生死流,我们习惯性攀缘相状,到相状里面造业,然后流转生死。佛陀告诉我们要把心收回来,不要攀缘相状,要安住道理。所以刚开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因为跟我们的习气是违背的,所以产生很大的警觉。
第二个,吹法螺。这个螺就是绵延不断了。佛法听闻以后,我们不断地去思惟。佛陀是用音声说法,语言说法,这个是文中有道,文以载道。比方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十个字有道,你不断地思惟,就把这个文字里的道,消化成你心中的道,这个道它就能够绵延不断地在心中出现,就像螺的声音绵延不断。这个是思慧。
第三个,执法剑。这个就有禅定了。从我们对佛法的胜解,这个思慧的胜解,到禅定的加持叫断烦恼,这个剑就是断烦恼。
最后,闻思修证,“证”就是建法幢,心中的道坚固地建立起来。
从我们学习的角度,听闻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诸位!你不可以说上课来听课,然后你回去以后就继续打妄想,不可以这样子,当然你打妄想我们可以理解。你一天拨出三十分钟的时间,暂时不要打妄想,干什么呢?你把老师上的课,就像牛吃草一样,思慧就像牛吃草不断地反刍。佛陀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事情?有什么重要的道理,要劳动他老人家从大般涅槃里面,来到人世间陪我们成长?他到要告诉我们什么?这个思慧很重要!这件事情没有人可以取代。
身为一个法师,我们可以把法透过文字,把它送到你的心中去,但是要把它消化就靠你自己的思慧了;只要你肯不断地思惟,你就会有深刻的体验。这时候佛法的道理,在你的心中就更有力量了!那个调伏力更大,安住力更大!
我们不出作业,但是我希望你每天拨三十分钟,静下心来,要拜拜佛,持持咒也可以,把心静下来体验一下:什么叫作安乐道?为什么安乐的相状背后有道?什么是解脱道?为什么这个人解脱?他一定有道的,他心中一定有个道的。为什么是菩提道?成佛以后他为什么有万德庄严?他也一定有个道,每一件事情出现都一定有道理的。你掌握了哪一个道理,你就相应地出现哪一个果报体了。你掌握了安乐道,你的生命就出现安乐;你掌握了解脱道,你的生命就解脱;你掌握了菩提道,你就万德庄严。这每个人都做得到的,诸法因缘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