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佛法修学概要> 第9章 第8集《佛法修学概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第8集《佛法修学概要》(4 / 6)

偏心了?

佛陀说这个是“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佛法的功德是无量的,为什么佛法的功德跑到你的心中变这么小呢?因为你发心小!你把这个法的功德弄小了。佛陀说,天上下的雨水会偏心吗?雨水普润大地,你是小草,你吸收的雨水少;你是大树,你吸收的水多,跟雨没有关系吧?雨就表示佛陀的法水。佛陀说,为什么我讲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大乘菩萨就从空性里面从无住而发菩提心,你无住以后什么事都不做?偏空了呗。所以是你自己的心态操作错误,不是法门错误。每一个法门,我们后面会讲到,每一个法门都是成佛之道,没有差别。所以格局是你自己画地自限,你自己障碍自己了。天台智者大师说,声闻人就是对苦谛太过执着,对痛苦感受太深了,会产生极度的厌离,伤害了他的慈悲心。

我们看看大乘是怎么发心的?“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他有无量无边的愿力,虚空有尽,我愿无穷。那么他发了无量无边的愿力,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是发心,名之为‘大’。”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在佛法中刚起步,我希望大家,一开始就把它做好。就像盖房子一样,我们今生做的有限,你盖房子,一开始这个地要买大一点,要圈大一点,你可以只盖一小部分,但是你一开始就买小块地就糟了,最后不够用。

我要提醒所有净土宗的学者,虽然我们求生净土是短期目标,但是你最好把成佛之道也放进去,因为你没有损失。你做同样的事情,发成佛的心到净土,你的因缘更殊胜,何乐而不为?你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那么小格局?到了那个地方然后再回小向大,弄得满身的法执。你是一张白纸,是一个初学者,你跟人家学钢琴,人家收你一百块,因为你是一张白纸很好教。你是老参,他收你两百块。为什么呢?因为他要花双倍的时间,因为你以前学的操作错误,你一开始不跟最优秀的老师学,贪便宜跟第二级的老师学,学到最后很多高等的手法你不会,对不对?你还得乖乖地跟第一级的老师学,他收你两倍的钱,因为他要改正你的错误,得多花一倍的时间。

我们迟早要成佛,你最好有远见。为了菩提道而求生净土,你也做同样的事情;你不想到佛道,只是为了求生净土而求生净土,也做同样的事情。但诸位!你们到了净土会有不同的结果,因为你们内心当中产生的调伏力、引导力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后半段走得很顺,有些人后半段走得障碍重重。整个《法华经》都在讲这个观念,就是说你一开始就要做好圆满的布局。

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佛教的修学它分成两块:有理想化的这一块,也有实际的这一块。发愿,越理想越好。你先不要想做得到做不到,其实没有人做得到,只有佛做得到。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只有一个人做到,那就是佛陀。但是佛陀要你发愿一定有道理,所以你在发愿的过程,要越理想越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要务实,先找你做得到的。所以事修跟理观不一样,理观要理想化,事修要务实。

我们很快就要面临来生,与其来生后悔,不如今生就做好规划跟布局。你就大大方方地发心大一点:我为了成佛而到净土去,你照样往生,但是到那个地方结果不一样,你后半段会走得很顺。所以这个小格局的发心跟大发心,产生的胸量格局不同。现在你发心小,一般人也看不出来,你做的事跟我做的事一样,但是到后半段,就是你跳跃了生死以外,到了净土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注意你的种子,你播下的种子是不是圆满。我们灌溉可以慢慢来,但是种子不能有差错。

己四、偏、圆

看最后一段的“偏”、“圆”。请合掌。

那么“偏”跟“圆”这两个都是不简单,都是大乘的发心。只是说这两个人智慧的理观有点不同。

我们看什么是“偏”。是说这个人“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他没有在真如本性如实地安住,他是心向外攀缘的。虽然他内心有调伏力,有引导力,但是缺乏安住力,缺乏空性的安住力,所以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功勋是约着他所修的善法来说;知见是指他能修的心那个自我意识。欸,这件事谁做的?我做的!心里把它记下来。也就是说他没有安住空性,心中经常有自我意识在活动,有“我”就有“我所”,那么这种发心名之为“偏”。

古人对这种人定义为有悲无智,有悲愿来救度众生,但是理观太薄弱,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太薄弱。这种人会有两个结果:第一个容易退转,因为你的心向外。如果你生长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可能没有事,但是不幸的是你生长在末法时代。末法时代的人我是非很多,你没有站在一个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修学圣道,你去取这个相,可怕的是末法时代的相大部分是杂染的。所以智者大师说,正法时代修学圣道,就象是在一个干净的地方追求珍宝;末法时代修习福报,就象是在垃圾堆里面追求珍宝,你要忍受那个垃圾。

第二个,心中向外攀缘的结果呢?你很容易受伤。受伤是怎么回事?是你自己要取的,因为你现在生长在一个杂染的环境。就是大家烦恼比较重,带着烦恼来修行,没有安住空性,没有站在一个本来无一物的角度去做你该做的事,你去取外相的我相人相,你自找的嘛。你就是生长在一个佛陀说的魔强法弱的时代,充满垃圾。智者大师说,我们大家在末法时代修行,是在垃圾堆里面追求珍宝。

你如果不向内安住,第一个容易退转,第二个进步很慢。你站在自我意识来修学,就是说,你认为有自我意识,就糟糕了!就是烦恼是真的,业力也是真的,生死也是真的了。你站在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站在罪业的角度来忏悔业障,站在本来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你花的时间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