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佛法修学概要> 第13章 第12集《佛法修学概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第12集《佛法修学概要》(2 / 6)

已,寂灭为乐。”修道仙人听了大欢喜!这个仙人快要坠地时,释提桓因被他感动了,马上变成一张宽大的床座,把仙人给承接起来。然后向仙人顶礼说:“你如此精进,有一天成就时,希望你来度我。”

那么后半段就很重要了!就是我们一开始修行时,要做一个好人,鼓励自己多做善事少做恶事。但是你看到自己内心世界就像猴子一样妄想纷飞,怎么办?你压它是压不过的。所以,在《楞严经》中,就是先安住,生灭灭已,你在生灭的心中,其实有一块不生灭的田地,你把它找出来。我们的内心世界不全部是生灭,也不是如此地不堪,我们的内心世界有一个光明的地带,只是没找到而已。你找到那个地方安住,就可以站在不生灭的角度,去调伏生灭的这一块。最后的结果就是寂静,一种安稳的寂灭为乐,那种快乐是真实的快乐。

这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他自己做出了榜样,为法舍身。佛陀在因地时求法,不是说两个眼睛一闭,双腿一盘就是修行了,他也是要遵守道法的引导。他就是为了这个道法,宁可舍掉生命来追求心中的道法。

“今佛法流布,赖迦叶阿难二祖彻底悲心,人皆视作等闲。”

我们今天生长在末法,佛灭度后两千五百多年,能够看到佛陀道法的传承,有两个人是值得我们感恩的。第一个,迦叶尊者。佛灭度以后的第一个结夏安居,迦叶尊者召集了五百阿罗汉,请大家暂时不要灭度。他说,我知道诸位的心情非常地悲伤,都急着要入灭了,因为佛陀的光明失掉了,这些小星星留在世界已经没有意义了。身为阿罗汉他没有彻底地发菩提心,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悲心。要灭度之前迦叶尊者就打板集众,请阿罗汉暂时不要灭度,因为要结集经典,把佛陀的道法传给后世。

另外,阿难尊者也做了同样几件事情。在大乘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一块,他们也做了大乘的结集。所以这两位祖师,一位初祖的迦叶,一位二祖的阿难尊者,才使令我们可怜的末法众生看到了经典。所以我们不能当作这是一般的因缘,这是很特殊的因缘。

我们看总结:“殊不知恒沙世界,无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闻也。”

我们要想想看,在无量的因缘当中有多少个世界。这个恒沙世界指的空间,有多少个时空当中,多少的众生糊里糊涂地一天过一天,根本没办法得到佛陀教法的引导。“妙法名字”,就是佛法的名相引导,没有得到佛法教法的引导,当然不能做出改变,只能活在妄想。所以,这意思就是说,其实我们能够遇到教法,是不简单的因缘。过去生也结了很多的善根,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地努力。就是说,我们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思想(妄想就是思想)。那么佛陀对思想,看经典上是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一个人会起贪瞋痴的烦恼是有原因的,他一定先打妄想。你想石头为什么不起烦恼?因为它不打妄想。所以妄想是可怕的,这是第一点。它是一切罪祸的根源。

但是你不着急消灭它,你再听听佛陀讲的第二句话。佛陀又说:“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陀也赞叹了思想,你之所以能够发菩提心,之所以能够调伏烦恼,之所以有临终的正念,因为你有思想,你还真断灭它不得。

所以,这个时候就很复杂了。你不能断它,也不能随顺它。那怎么做呢?后面佛陀会一步一步地告诉我们,是有方法的。这就是说,清净的道法的传承是很不简单的。你看释迦牟尼佛为了求半句偈尚且舍身,那么我们现在得到佛法,是不是应该珍惜呢?因为这是我们解脱的一个很重要的希望。

这是结劝,蕅益大师劝勉我们珍惜当下的因缘,就这个意思。

丁二、莲池大师的开示分三:戊一、总标;戊二、别示;戊三、结示 講表整理

前面一段是蕅益大师的开示,下一段是莲池大师的开示。蕅益大师是九祖,净土宗九祖,莲池大师在蕅益大师前面,是八祖。我们看莲池大师的开示。请合掌。

这一段,我们也是分成三大段。

戊一、总标

先看第一大段,这个总标,首先我们看第一个。

莲池大师说明,有些禅师的修学,有自负参禅者,禅师当然是“不立文字,见性则休”,他多分来说是以心印心,我们学教理的叫作以教印心。这个“印”有两个意思:在因地叫引导,在果地叫印证。

也就是说,你如果参禅,一定要跟到一个开悟的善知识,别无选择,没有开悟不行,因为他是以开悟的心来引导你。他的方法就很多很多了,他要启发你内心的觉悟,要把道法传给你,他不透过语言文字。

比方说德山棒,你去参访德山祖师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就拿棒子打你一下;临济喝,你问临济禅师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佛陀到底说了些什么道理?他就骂你一顿。这个当然都是有用意,在古人说是截断妄有,因为你打妄想的时候,打你一下就截断你的妄想。从妄想当中停止的那一刹那,看你是不是能够悟到不生灭性,看你的功夫够不够。当然打你一下,你不能生气,生气你就完了,因为生气你就没办法回光返照了。

当然这个是摄受利根人,他悟性特别高。所以以心印心的传承不会长久,因为它一定要有祖师的住世,他每一个动作都有道理。你跟着祖师他保证让你开悟,但是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你要有善根;第二个你跟祖师要有缘,没有缘也不行。既然是以心印心,师徒的因缘要甚深甚深。你看禅师里面,经常有大德来跟他参禅,讲一句话他不相应,他说我跟你不相应,你去找某一位祖师。他去找其他的祖师,一句话就开悟了。诸法因缘生,有缘,所以他的法他容易接受。

这个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