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在人天乘的时候的布施、持戒、忍辱叫作善业,有漏的善业,到了菩萨道为什么叫波罗蜜呢?能够有超越生死的力量呢?
这个地方,第一个总标六度所依很重要,因为他所依止的心态已经不同了,这是讲讲心态;第二个,再讲到别示六度的行相,怎么修六度才能够圆满;第三个,结叹六度的功德。
戊一 、 总标六度所依 分三:己一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己 二、以大悲为上首。己 三、以无所得为方便。
我们先看总标六度的所依。就是用什么心态来修习这个法才有资格叫作度,叫作波罗蜜呢?
菩萨道之所以能够超越人天乘,是因为它从一种有漏的有所得心——贪求果报贪求功德的心,提升到大乘的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必须具足三个条件:第一个,一切智智相应作意;第二个,以大悲为上首;第三个,以无所得为方便。
一、一切智智相应作意。
我们先看第一个,一切智智。
一切智智,简单地说,就是大乘空性的智慧,大乘的空正见。我们以大乘的空正见来相应,来做一个作意,这个作意就是观照。一个菩萨要经常地能够正念真如,安住空性。我们的心过去都是向外攀缘,所以我们抓了很多的相状。这个相状就刺激我们的内心,产生很多的感受、妄想跟执着,所以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离相,要离一切相。
但是大乘佛法的矛盾在于:你既要离相,但是你又要面对相状。因为你没有众生,你就没办法行菩萨道。你布施、持戒、忍辱,一定要面对众生。所以大乘佛法它难就难在:你要面对相状,但是你又不能执取相状,而关键就在这个空观——空观的智慧。菩萨道,你一定要先找一个安住的点,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你要安住在“何期自性,本来清净”那个心性的本体,这个很重要。
我们看禅宗的传承,五祖传到六祖,是很关键的一个传承。因为禅宗以前的修学是很杂乱的,初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是没什么太多章法,每一个宗派各自发挥,反正契机就是妙法,治病就是良药。禅宗真正定出它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从六祖开始,为整个禅宗的修学定调,什么叫禅宗,他把它的基本思想安定下来。所以五祖传到六祖,是一个关键的传承。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五祖要传法给六祖的时候,他那个时候是要大家写个偈颂。诸位!你们跟着五祖学这么多年,你们把自己的心得写一个偈颂,我看看你们的见地怎么样。
当时两个人呈上偈颂,一个是神秀大师,一个是惠能大师。
神秀大师他的偈颂是这样:“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六祖大师他的偈颂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两个偈颂,它是不同的观照。我们先看看神秀大师,他的中心思想在于后面两句,就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个人很用功,他很重视调伏,心中有尘埃就把它消灭掉,心中有执着就把它消灭掉。但这个缺点在哪里呢?只有调伏没有安住,因为他没有看到生命的根本。如果你是活在“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你的修行就进步很慢很慢,你只是点状的修学。
所以六祖大师的高明,来自于他看到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看到我们生命最早的根本。虽然我们经历过很多次的生命经验,每一次的生命经验都留下了很多不好的影像,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影像没有真正染污我们的内心。所以我们还是那个明了的清净心,那个本性没有失掉,而这个就是我们的安住处。
但是我们也不能说神秀大师的方法是错的。我们应该说,以六祖大师为根本,叫第一义谛;神秀大师“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顶多只能够称第二义谛。它是先从“本来无一物”以后,你才有资格讲到“时时勤拂拭”。一个人要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对治烦恼,这个是大乘佛法非常重要的概念。你这个概念没有建立起来,你菩萨道就走不下去了。所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是整个菩提心的根本。
我相信诸位很多人都受了菩萨戒,菩萨戒很重要的就是——你要得到菩萨的戒体,你必须要得到佛陀的一个因种。你如果没有得到戒体,你所修的一切就不能叫菩萨行,那叫人天善法。而你要得到菩萨戒体,很重要一个概念,在菩萨戒里面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这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如果你不能够在凡夫跟佛陀中间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你就很难得菩萨戒体了。
虽然我是业障深重,虽然佛陀是万德庄严,诸位!你们认为凡夫跟佛有没有交集?其实是有交集的。从因缘的角度,佛陀果然是万德庄严;从因缘的角度,我们真的是业障深重。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因缘的假相拨开,把佛陀的因缘假相也拨开,其实我们的体性是相同的,那个明了的心性是没有差别的。
我们必须要找到我们凡夫跟佛陀最重要的共同点——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是一切成佛的因种,找到它你才可能得到菩萨戒体。你要从这个地方开始出发,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根本——安住空性,离一切相。
己二、大悲为上首
这个工作做完以后,我们就可以做第二个工作,以“大悲为上首”。菩萨安住空性以后,因为他那个空是融摄一切万法,具足一切万法的,所以他发起大悲心,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安住空性是没有相状的,但是大悲心开始产生了两个相状,所以菩萨的心中只有两个相状而已:一个是佛道的相状,他缘佛的功德相,激发自己上求佛道;一个是他缘众生的苦恼相状,激发自己尽量地去帮助众生,下化众生。他在清净心当中,建立了两个相状来激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