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归命了,这个时候我会建议你,你要慢慢学习其他东西,充实你的养分,你可以广学。在不影响你一心归命的情况之下,你慢慢学习天台的止观、唯识的止观,他们的操作各有各的好处,对你调伏烦恼很有帮助的,你一用就马上知道,这个方法非常好的,但是你调伏以后,它不会影响你对佛号的皈依,你会对佛号更皈依了。
所以初学者要专。这个就跟种树的道理一样,先种起来,再求它的茂盛。初学者你学太杂,我不认为这样是好的,不好!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该走哪条路了,太多选择了。但是你对佛号已经建立信仰的,你还闭门造车,那你就吃亏了。佛陀讲那么多东西,对你会有很多帮助,你不要去拒绝佛陀开的药。只要对你往生有帮助的,你都可以拿来用。“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道理是一个,就看你的次第。
所以你看蕅益大师,他提出了专修和圆修。专修适合初学者。你对阿弥陀佛信心具足了,你这个佛号操作已经到一定的水平了,你可以广学。适当地学习怎么调伏自己,怎么引导自己,怎么跟自己沟通,你这个佛号会念得更好,这就是助行,这样变成正助二行就是圆修了。
【学员提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我们坐下来念佛号,像我们年纪大,念念就没声了,那我也就默念了。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时候念佛机它念,我可以跟着它念,就是心里面我念不出来;有的时候我自己念,在静坐的时候,我可不可以心里头什么也没想,我就是念那一声佛号,还是怎么样?这一段我就不大知道。谢谢!
【师父答疑】好,请坐。首先我们要知道,诸位!你们认为念佛的所缘境是什么?一定有所缘境,对不对?“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但是你要把所缘境现出来,善取所缘境的相貌,然后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
那么你怎么取到所缘境?所缘境在哪里?念佛的时候所缘境是什么?它是音声,是六尘里面色声香味触法中的声,它是耳根所缘。那么你如果都没有出声,它就不是音声,它变成法尘,变成第六意根所缘,那就不一样。
意根在缘法尘的时候,困难度比较高,因为第六意识它会变动,变来变去;音声是稳定相。所以念佛法门的最低标准,最好是金刚持,嘴巴震动,因为你嘴巴不震动就列入法尘。你要捕捉法尘非常困难,因为它变来变去,你第一句佛号跟第二句佛号不会一样。你创造的所缘境都不一样,你怎么得到禅定,得到三昧?你在法尘的时候,你念的第几句佛号的声相,那个法尘的声相是大一点的,是明了的,是怎么样的……,它会变来变去。
所以音声有个好处,它稳定,它保证每一句佛号是稳定的。那么你所缘境稳定,你的心也容易稳定。所以最好是嘴巴轻微地震动,叫作金刚念。第一个它不会耗气,养神,因为你出声耗气,但是你完全不出声又没办法摄心,所以这个平衡点最好就是稍微出一点声。
祖师为了在有声跟无声之间找一个平衡点,他创立一个金刚持。黄念祖老居士很强调金刚念,这个方法很好。因为你经常出声,会耗神伤气;但是你不出声,你心摄不住,它跑掉了。你第六意识的法尘跑掉,你都不知道,你可能打很久妄想才发觉。
我的意思不是说你每一堂功课都要修观,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你的心已经准备好了,你这个观可以暂时不修。但是如果你佛号念得很生疏,很提不起劲,那你就要修观。
什么叫作正修,什么叫作助行?正修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提起佛号。但是你如果操作得不好,状况出来了,你要排除状况,你就要修观,善加调伏,善加引导就变得很重要。你怎么跟自己沟通?先把佛号放下来,因为没有效果,你要看看到底哪里出了差错。要调整心态,跟自己沟通。沟通好了上路了,这个观就不要了,就继续往前走,佛号继续提起来,这个叫作正助合行。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昏沉,他一提佛号就昏沉。这个你就要知道你要拜忏了,你真的要修忏。因为你能念的心,那个心已经出了差错了,已经有障碍。我们一般自己不知道,你那个心已经被业障给卡住了,总是觉得我那个心跟佛号中间好像有一个东西障住。你这个效果就很差,因为你每次念佛就打瞌睡。不是打瞌睡的时候还念佛,是念佛就打瞌睡。打瞌睡还念佛那表示你还不错,但是这两个分不清楚了。
所以当你一提起佛号就打瞌睡,心一静下来就打瞌睡,我提醒你:一定要修忏。因为你的造业力薄弱了,你那个能念的心被太多蜘蛛网盖住了。如果你不把蜘蛛网拿掉,你那个念佛都没有效果。因为你身体没办法念佛,一具臭皮囊何来做功课?嘴巴也不能念佛,是那个明了的心念佛,嘴巴是个工具而已。
有些人的心一路走来,他的业力也没有忏,烦恼也没有调,他的心很粗重,那个堪能性都没有,那个造业力,就是那个修行的力量都没有,不要勉强,先修忏。你这台车子已经是状况连连了,不要勉强开,先去修理一下再开。
【学员提问】阿弥陀佛!师父慈悲!我现在有一个疑问想要请教师父,就是说刚才我们在说念佛的时候,如果金刚持有发出一点点的声音。可是有时候我们会听到,就是说耳朵有听到大声念佛的声音,然后有时候那个佛号声会好像从四面八方这样过来。
【师父】你是一个人在修行,还是在打佛七的时候?
【学员】自己一个人。
【师父】听到其他的声音。
【学员】就念佛声音从四面八方来。
【师父】那你要小心!
【学员】那我们是要立刻停止,还是继续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