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长远打算(1 / 2)

黄四娘看得心生欢喜,直夸她心思灵巧。

这些造型明明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经过这位郭娘子的巧手设计,就变得又有生活气息又不会太俗气,带着十足的可爱和灵气,就说那个小粽子耳环,明明是最常见不过的东西,可郭娘子就会往上画上拟人化的眼睛和嘴巴,可可爱爱显得趣味十足。

三张图纸,黄四娘自然是全部满意地收下,数出三百文钱递过去,还殷殷叮嘱:“郭娘子要是有新的头绪,可以多画些,画多少我要多少。”

郭喜安笑着接过,嘴上答应,心里倒是没那么着急,要说这些珠宝首饰的设计图,说真的,他们想要多少她就可以画多少,倒不是说她是多么天才的设计师,再不济她也是来自于那个信息爆炸、各项工艺成熟的时代,像这种首饰设计图,随随便便就能画出一大堆,

只是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事还是得慢慢的一步步来,要是她一开始就拿出一大堆,这玩意儿也就显得没那么值钱了不是。

一百文的价格属实也是一笔很好又稳定的进项了,郭喜安准备以后一个月画出五张过来卖,循序渐进。

从玲珑首饰铺子出来,郭喜安又带着几个孩子到了布衣店,选了三匹好料子回去给一家人做衣裳,又一人给买了一双新鞋,鞋子做起来太费时费力,成鞋虽然贵些,但是过节嘛,破费些能让孩子们高兴,也是值得的。

买了布料鞋子,又转去米粮店,买上二十多斤糯米包粽子用,家里的白砂糖和红糖也快没有了,又各称上几斤。

最后又到点心铺子买上几大包点心,一家人才欢欢喜喜地准备回家了。

到了驿站门口,孙婆子婆媳倒是早就等在了那边,没有耽误,一行人很快回了村子。

到村子孙婆子家下面的斜坡处,孙大娘婆媳俩就下了车,郭喜安赶着驴车继续往自家驶去。

到家的时候,郭喜春正在家里给院子里头的那片小菜地浇水呢,栽种的小白菜已经可以吃了,豆苗也都爬满了豆架,结出不少的豆角,只是还有些小,得再长几日。

“娘!”

“大姨!”

孩子们一回家,就争先恐后地朝她跑过去。

“慢着些!”郭喜春放下水瓢迎上前。

三丫举着自己的草编小兔子和木蜻蜓,“快看,小姨给买的,可好玩了。”

其他几个也不甘示弱地显耀自己的宝贝,

“还有糖人,小木马!”

“小姨还买了好多布,说要给我们做新衣裳。”

“对对对,还买了新鞋子,娘的也有。”

......

郭喜春听着孩子们叽叽喳喳,不停分享着他们的喜悦,肉眼可见的高兴和兴奋,她不免也露出笑来,

“好好好,知道了,买了这么多东西,那咱们快去帮忙把东西搬回家吧。”

孩子们齐齐应答:“好!”

把东西都搬回家,郭喜春才发现,这次买的东西可真是不少,忍不住又絮叨:“你这哪像个还欠着债的样子,这鞋子一双就得好几十文吧,这布也买了,回来自己做就是,花那冤枉钱!”

“哎呀,过节嘛,过节就得有过节的样子。”郭喜安不甚在乎地回答,又冲着几个小的挤着眼道:“再说了,挣钱了就要花钱享受,是不是啊!”

“是!”几个孩子嘻嘻笑着回答。

见他们挤眉弄眼的不正经样子,郭喜春笑着摇了摇头,嗔怪了声:“你们哟...”也不说其他的话了。

家里建房子的进度比预先想的还要快,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果然是有成效的,淳朴的村里汉子干活更加卖力,整座房子的初步构造已经出来了,照这个进度,下个月中旬不到就可以完工。

郭喜安找到李老头,表达了还要往屋里铺地砖的需求。

李老头惊了一下,“这铺地板上用的地砖可比盖房子用的砖块还贵呢,费那闲钱做什么?”

村里的房子,家里都是实土地面,就没有哪家有铺地砖的,屋里还铺地砖,那是有钱人家才消费得起的奢侈物。

可郭喜安是铁了心的要铺地砖,之前住的老房子家里就是实土的地面,无论怎么打扫,都还是感觉灰尘扑扑的,而且一到下雨多的季节,地面返潮厉害,湿湿的特别难受。

不止是屋里全铺地砖,院子里她都打算铺一些,当然不是全铺,她还要留着小菜园子,以后院里还想种些花草,只从门口铺上青石板小道能到各个屋子处就行。

和李老头说了心里的打算,李老头提醒她:“你说的这些,要是弄起来少不得又要花上二十多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郭喜安早就考虑过了,要是之前,她断不敢再做此打算,可现在,靠着冰粉她可是好好赚上了一笔,腰包又渐渐鼓了起来,现在又加了变蛋的赚钱法子,未来三个月的进项还是稳定又可观的,消费得起。

见郭喜安心里有数,李老头也就不劝什么了。

说到变蛋生意,虽然头一天售卖碰上地痞来闹事,但是售卖的情况还是乐观的,品尝过的人大多还是能接受这个味道。

郭喜安决定大批量的开始制作,以后摆摊的时候就放在自己的摊位边,这皮蛋只要打开市场,零售方便,它本身也是一道做菜的食材,只要得到民众的喜欢,到时候再往酒楼饭馆推一推,只要能拉上几个供货的单子,以后的日子就不愁了。

这皮蛋和凉粉、冰粉可不一样,是一道很日常的吃食,一年四季都可以卖。

郭喜安仔细考虑过了,这生意她是要一直做的,从古往今,只靠地里刨食,特别是现在的这种小农家庭,大多只够温饱,积不了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