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太太倒是混不在意地说道:“下次别买这么金贵的了,就给买铁疙瘩,摔不坏的那种”。
“那是摔不坏,可摔在哪儿不是事儿”
李学武心疼闺女的,就算是这些木头的摔坏了,也砸不着闺女,要是真来个铁疙瘩,砸着脚还了得。
李姝见爸爸不给自己放音乐,一扭身子,撑着小腿儿站起来又玩儿别的去了。
见着李姝撒欢儿,老太太笑呵呵地问李学武道:“那天出去玩儿,你对象看着挺好的?”
李学武明白,这是问顾宁对李姝的态度呢。
老太太就是担心顾宁跟李姝待不一块儿,或者顾宁嫌弃了这孩子。
所以李学武说抱着孩子出去玩儿,刘茵怕孩子凉着她都主动让李学武抱着去。
为的就是让顾宁多跟孩子接触,也想看看顾宁是个啥意思。
老太太经历的多,想的也是多,早早儿地就给二孙子和大重孙女想好了。
如果这二孙子的媳妇儿接受不了这个孩子,那就养在这边,不能叫二孙子为难。
虽说马上这大孙子李学文也要有孩子,可这到时候谁看还不一定,先可着李姝来。
“相处的挺好的”
李学武宽慰老太太道:“一整天都是顾宁抱着,还亲了顾宁呢”。
说着话,试探着问了老太太道:“要是我们结了婚,不常住在这边了,要把孩子接过去养,您能接受得了不?”
老太太也是想过这个问题的,李姝是她带的
当初李学文他们小时候老太太带的不多,都是刘茵在家带着,她都是帮着收拾药材。
只有李学才和李雪小时候是老太太带的多,所以她对带孙子也是没啥多说的。
这也是为啥李学文和李学武性格上好动手儿,而李学才和李雪性格上偏软的原因。
两个大小子那是灶坑门跟前儿叽里咕噜长大的,性子里就透露着野性。
要不是做的学问多了,李学文不比李学武打架少。
不过李学文是不爱惹闲事儿,又因为学习好,没人招惹。
李学武是特么别人不惹他,都要故意惹事儿的主儿,所以两人的性格也有区别。
老太太眼睛看着撒欢儿的李姝,脸上笑了笑,道:“我盼着你们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孩子哪里能离了父母的”。
说着话又看向李学武,说道:“你们要是商量好了,那就把孩子接过去带,只要别给饿着,别给亏着了就成”。
“您这还是不放心我呀”
李学武笑道:“要不您跟我过去生活得了,那边住着也宽敞”。
“我可不去”
老太太笑着摆摆手,道:“哪有跟孙子过日子的,不去不去,你们好好的就成,把孩子带好了就成”。
她是想说说李姝的身世的,可当着孩子的面儿,这些话家里人从来都不说。
李学武更是看都没看过那本日记,更没有翻看过当初包着的包裹皮里的几本书。
这些都等着李姝长大了,由着她自己来决定。
李学武不是一个自私的人,当初决定抱养李姝的时候就没想着瞒着这孩子。
该给的爱一定要给,该给的教育一定要给,同样的,该给的身世在孩子长大后也要给。
哪怕是李姝要去找亲人,那他也是支持的。
这不是养一个小猫小狗,说是你的就是你的,养自己的孩子都一样,哪个是你能控制一辈子的。
但凡由着父母控制一辈子的,也少有落着好儿的。
要不老太太怎么常念叨,儿孙自有儿孙福呢,就是这么个道理。
现在的二叔、三叔,哪个不是年轻的时候就出去自己闯去,都指着家里,还不生出一窝废材来。
这个道理有的人懂,有的人不懂。
住在对面儿刘海中就懂,所以儿子也是大了就放出去。
前院儿的三大爷也懂,只不过想着多,算计的多,这大儿子工作了都想着把钱管在手里,就教出了这么多事儿来。
“老刘,你这是才下班?”
三大爷正站在院里溜达着,见着刘海中进来,便开口问了一句。
刘海中这会儿倒是没有了傲气,脸上也是有了笑模样,不过笑也是哭笑。
“是啊,下班的时候去保卫科报到耽误了一会儿”。
因为一大爷和他的事儿,现在他在院里抬不起头来,更因为降级开除,一点儿地位都没。
说话哪里还有底气,跟以往看不上的闫老扣儿都不敢摆脸色了。
“他二大妈挺好的?没啥事儿了吧?”
闫富贵倒是没想着看刘海中的笑话,都是经历过家里事儿的人,感同身受的多、
“还好,就这几天出院了”
刘海中应了一声,对于闫富贵的问候倒是能看得出真心来,以前这院里就属他们三个说话好使。
现在看,一大爷被他祸害进了医院,现在还没出来。
他自己这个二大爷再也没脸提什么二大爷了。
三大爷现在勉勉强强还算有点儿力度,但指着这么一个脑血管不好的人能管了什么事儿去。
所以现在院里真可谓群龙无首,可却是消停的很,倒是没有那么多事儿来。
说着话也是哭笑了一下,道:“就是嘴歪了,医生说好不了了”。
“唉,人没事儿就成啊”
闫富贵叹了口气,宽慰道:“那天你不知道有多凶险,多亏了人家刘茵,又是给张罗,又是给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