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武侠修真>大宋泼皮> 第145章 0142【何时起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5章 0142【何时起事?】(2 / 3)

养这些战马,也是一笔不小的销。

韩桢吩咐道:“营长之职伱先暂代,这厮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来。”

“得令!”

聂东抱拳道。

韩桢想了想,下令道:“益都郡来信,说今日又会有三百匹战马运到,外加一百副步人甲,明日再扩军一千!”

先前组建骑兵营,已经从步兵营抽调了五百精锐,还没来得及补充。

眼下又有三百匹战马送到,是时候再扩军一波了。

听到步人甲,聂东面色一喜:“这骆沙当真是有些手段,若是再搞一批神臂弩就更好了。”

“慢慢来,会有的!”

韩桢微微一笑,带上那副试验用的重甲,朝着军营走去。

现在重甲紧缺,可不能浪费。

这重甲只是被铁蒺藜扎穿了几处,送到官营作坊里,稍微修缮一番,更换些甲叶还能继续用。

拎着重甲,韩桢骑上战马一路回到县城中。

临淄县如今很是繁闹,商队进进出出,街道上摩肩擦踵。

颇有些回光返照之意,重现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都城的盛况。

这便是支柱产业,带来的红利之一。

流动人口多了,商业自然繁盛。

一支商队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这些商队将货物运到临淄县,不可能立即离去,总得休整个一两天。

这一两天,总得住店吃饭罢?

牛马牲畜需得草料喂养罢?

总得在瓦市子耍些乐子罢?

这些都能带动当地经济。

……

韩桢没有先去官营作坊,而是径直回到县衙簿厅。

薄厅的书吏与税吏,如今已高达两百余人,办公场所不够用,以至于又扩建了几间房子。

老实说,临淄县作为一个中县,人口不过三五万,根本就用不到这么多胥吏。

哪怕是京畿周边的望县,也就只有几十个书吏与税吏。

两百多名胥吏,光是每个月的俸禄支出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对此,胥吏们不懂,但常知县心里却跟明镜似得。

之所以有这么多读书人应召胥吏,就是因为他们保证过,胥吏往后可以做官。

但临淄县算上主簿和县丞,满打满算也就两个官位空缺,根本不够分。

这些胥吏,都是往后京东路各州县官员的预备役。

韩桢说要等,不光是在等军队,也在等这些胥吏。

起事之后,每打下一个州县,便可派遣一名表现突出的胥吏升为官员,前往管理。

此举既能整顿胥吏,又能吸引不得志的读书人投靠,还解决了往后打下州县的管理问题。

一石三鸟!

莫要觉得胥吏就不如官员,事实上在基层治理上,胥吏反而比官员更具优势,因为胥吏们就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衙内如何运转,治下之所如何收税,赈灾救灾如何进行,都一清二楚。

反倒是那些官员,一个个埋头苦读十几年,一朝考上进士,然后被派往一州一县管理几万甚至几十万人,一丁点经验都没有,治理州县还是得靠手下的胥吏。

照例寻洪押司询问了一番县中情况后,韩桢提笔开始规划起了火药工坊。

火药的秘方,比之精盐更加重要。

所以,保密性要放在首位,其次才是生产效率。

不同于制盐厂,他打算将整个火药工坊,一拆为三。

在小东村建造制硝工厂,在杨庄建造制硫磺工厂。

这两处工坊,只负责提纯硝石与硫磺,其他的一概不用管。

提纯之后,统一运送到设立在军营深处的火药作坊中。

军营的火药作坊,再度一拆为三,分为调配、制粒以及填装三个独立的车间。

调配车间,只负责将三种材料按比例,称重调配。

调配好的火药,运送到制粒车间,将粉末火药制作成颗粒火药,最后再送到填装车间,制作成完整的火器。

如此一来,既能提高保密性,又保证了流水线作业的效率。

这是韩桢能想到,在不影响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最好的保密方法了。

有心人想要得到完整的火药配方,必须把制硝、制硫磺、以及军营中的三个车间这五处工坊全部经历一遍。

但凡少了其中一道手续,仿制出的炸药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写好规划书,韩桢命人唤来袁工匠。

不多时,袁工匠满头大汗的匆匆赶来:“不知县长唤俺有何吩咐?”

“你且看看罢。”

韩桢将手中的规划书递过去。

接过之后,袁工匠低下头仔细看了起来。

待到看完之后,他不解道:“县长,为何不把三个作坊整合在一起,如此一来,建造时能节省不少钱财。”

韩桢摆手道:“此事你不需管,只需回答我几日能建成。”

袁工匠在脑中盘算一番,沉吟道:“十日左右便能建好。”

十日?

韩桢摇摇头,语气不满道:“太慢了,能否再快一些。”

袁工匠答道:“可以是可以,若是如先前修建军营那般,多招些工人的话,三五日便可。”

“好,此事便交予你了,办好了少不了你的赏赐。”

“县长宽心。”

袁工匠保证道。

如今,他们这群官营作坊的匠人,对韩桢最为忠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