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尔比一家在查尔斯顿暂住了不到一周就离开了,可他们直到离开后的一周都还是镇子上讨论的对象。他们听说这对气质出众的夫妻是美国人,夫妇两都是作家,他们正在写一些跟北边的麻烦有关的书,来查尔斯顿就是来拜访过去在《爱尔兰时报》工作的老记者霍兰先生的。
大人们在讨论什么孩子们并不关心,盖勒格家的几个小孩虽然很遗憾漂亮的小妹妹不见了,却也没怎么多想过,再过两周,他们也要回自己的家曼彻斯特了,悠闲的假期结束了。
一想到要回曼彻斯特,孩子们就有点无精打采的。无论是曼彻斯特郊区伯纳奇日复一日的无聊景象,还是那个随时可能被脾气暴躁的父亲搞得一团乱的家,他们都没什么兴趣。就算查尔斯顿的乡村连自来水都没有又怎么样,至少他们还能追着羊和牛到处跑,到河里捉鱼,攒点零用钱给自己买点糖果和零食吃,梅奥郡的一切都是无忧无虑的。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同阿普尔比家之间的缘分没这么简单结束。等他们回到曼彻斯特一个月后,在医院工作的姨妈给妈妈介绍了一份新工作——
“有位阿普尔比太太,她刚刚从医院出院,身体很容易疲惫,她想要找一位信得过的女士登门照看家务,就是每天做一顿晚饭,一周打扫一次房子,还有偶尔他们不在家的时候照看孩子,她家里只有一个小女孩。他们打算每周给20磅。我说了你的事,说你还有小孩子要照顾……她也很爽快地同意你可以在工作时把孩子带来。她说她认识你,你的孩子们很漂亮,只是别太吵就行,阿普尔比先生和她有的时候要在家写作。”
对一个有三个孩子、每周却只有30磅来打理家用的女人来说,这是份非常划算的兼职,还能兼顾到家里年幼的孩子,佩吉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阿普尔比家住在曼彻斯特南部迪兹伯里区的一栋五居室房子里,那里距离佩吉家居住的伯纳奇步行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她无法指望对家人漠不关心的丈夫汤米开车送她上班,只能每天去乘公共汽车。
丈夫的漠视对她来说不是新闻了,毕竟谁能想到开着漂亮的小车,拥有自己的混凝土浇筑生意,每周差不多能赚到900英镑的汤米只会给妻子30英镑来生活呢?当襁褓里的利亚姆生病时,她一个人在寒风中抱着孩子等着公交车,明明开车路过的汤米却能对此完全视而不见,他就是这么一个毫无责任心又冷酷无情的人。
事实上,她每天都在祈祷汤米消失在她和孩子的生活里,至少让他们能拥有一些安静、轻松的日子,不用担心他突然出现搅乱一切。可即使她终于鼓起勇气在几年前跟他在法律上分居,他也还像是跗骨之蛆一样缠着他们。她没有房子,没有钱,不得不强忍着继续跟他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她只能默默地等待着,等待议会能尽快把承诺分给她的房子给她,等待她的坚持能让命运向她伸出手。
阿普尔比家的工作并不难做。约瑟夫·阿普尔比身形瘦高,有着一头非常黑的卷发,是个非常英俊的男人。他大部分时候都很安静沉默,多数时间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作或者外出不见人影,但偶尔跟她交流时都显得友善温和,很好说话。他甚至对饭菜也没什么要求,但佩吉能从他吃饭的姿势看出来他应该来自一个很好的家庭。
玛丽亚·阿普尔比的性格要活跃得多,喜欢开玩笑,笑起来的时候声音大到整栋楼都能听到。她也是佩吉见过的唯一一个天天穿牛仔裤的女人。她也几乎算是佩吉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比得上那些电影里的明星。
前些日子玛丽亚的慢性肺炎刚刚痊愈,多数时间都在家里待着休息。她即使休息的时候也不停下,不是在打电话跟人谈生意,就是在纸上写写画画,忙得像个陀螺,以至于约瑟夫甚至拜托佩吉提醒玛丽亚在既定时间休息,“否则她永远都不会想起来她自己也是血肉之躯!”
这对夫妻虽然性格迥异,但是显然相处得很愉快,家里大部分时候都是笑声和调侃声。他们的独生女乔琳也是个小天使,不仅看着就让人心花怒放,而且非常有礼貌,简直就是每个妈妈都梦寐以求的女儿,让佩吉爱得不行。
出身爱尔兰的传统罗马天主教徒佩吉从他们日常的生活习惯上看得出来,这家人是那些保守社区里避之不及的嬉皮士自由派,他们完全不去教会,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不去。但佩吉善良的性格没有让双方的信仰不同造成障碍,同是移民的她甚至还很能体谅这个美国家庭在英国社区中的尴尬处境,让玛丽亚立刻就爱上了她。
随着佩吉在阿普尔比家帮忙的日子逐渐变久,她也开始偶尔会把小儿子利亚姆带来阿普尔比家待着,毕竟家里没人替她看孩子。利亚姆常常精力过剩,但只要有电视机,他也可以变得非常安静。而乔琳和他常常守在电视前看《神秘博士》,很快变成了一对一起看电视,争论电视剧情的玩伴。更年长的保罗和诺埃尔虽然偶尔也来,但大部分时候都不会出现,他们一过十岁就被看成了劳动力,闲暇时间常常被父亲汤米指使着去工地或者他做DJ的地方干活。
玛丽亚对佩吉带着孩子们来的事乐见其成。她和约瑟夫已经打算长留在曼彻斯特了,乔琳也得就近入学,可她从来没跟同龄的孩子在一起上过学,这让他们很担心她的交际技巧,至少现在她有了一个说当地口音的小玩伴。
坦白说,让乔琳在曼彻斯特接受教育这件事一直让玛丽亚很焦虑,毕竟乔琳一直是以一种“自然教育”长到7岁的,她不知道乔琳能不能适应英国的体制教育,可这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了。
约瑟夫和她过去在巴黎办了一份文学杂志《跨大西洋论坛》,在大西洋两岸的文学批评界已经有了一定地位,但常常资金紧缺。约瑟夫不愿意向他父亲低头,回纽约继承家族的地产生意,只得接受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