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换皇帝01(5 / 9)

众多的才女名姝。

梁朝崇尚佛法,鄙弃儒学,抛弃了儒家三纲五常的桎梏,成为世俗的反叛者,风气极其开放。

才女们走出了闺阁与宫阙,参与文学沙龙,任意传播她们的作品。

皇次子萧纲,即后来的梁简文帝,和他的幕僚徐陵一道为所有女性读者编撰了诗选《玉台新咏》。

在这个年代,没有人愿意用兵。

像现在这样,难道不好吗?

天下已经分隔南北超过两百年了,为什么还要统一?

台城烟柳,秦淮风流,江南之地如此富饶美丽,何不就此沉醉?

梁人欣赏羊侃的英秀貌美,爱他的书法与谱曲的才华,静听他在宴会上的低眉抚琴,他坐在小舟里弹琴唱歌,围观的人浩浩荡荡围满了两岸十余里。

可他们,永远不会支持羊侃北伐。

漫漫二十年间,羊侃的北伐之梦屡次碰壁,从满腔热血到心字成灰,只能流连于宴会,聊作消遣。

就这样,一个本该枕戈待旦、春风万里的少年将军,在梁宫宴会的众星捧月间,壮志凋零,金戈消沉,蹉跎了光阴,青丝换白发。

多少次中宵寒夜,独立城头,泪湿薄衫,梦里依稀得见北国风雪,苍茫乡关。

却再也回不去了。

当羊侃时隔半生,再一次拿起刀剑杀敌的时候,已经是梁朝覆灭之日。

羯人侯景叛乱,茫茫铁蹄踏碎了南梁盛世,南人久不知兵,被他一路摧枯拉朽,屠城灭地,直接打到了建康城下,进入了内城台城。

天倾地覆之际,羊侃站了出来,主持所有的城中防务,安定人心。

他战不旋踵,数夜不卸甲,屡次击退叛军的合围和进攻,坚守了一百多日,最后战死。

死后不久,台城陷落,昔日光辉灿烂的南梁帝国灰飞烟灭,尽数为他做了陪葬。

……

观众读完这个故事,不觉心中怆然。

辛弃疾与羊侃,都是文武双全之才,都曾年少意气风发,都选择了过江南渡,最后在无限苍凉中落幕了这一生。

他们的身后,各自有一片残破飘零的北方山河。

虽然相隔了六百年,但命运的轮转却没有停止,依旧是偏安一隅,让英雄们徒然流血又流泪。

或许这便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大唐平阳公主:那么问题来了,辛弃疾和羊侃都是整个历史排得上号的猛将,他们如果打一架,谁能赢?】

观众一怔,好问题啊。

【武安君白起:各有千秋,看临场发挥。】

【从纸面数据来看,辛弃疾以五十人冲击五万人营地,生擒叛贼首领;羊侃马背上拉开六石弓,两万大军破数十万敌军重围,对手当中甚至还有两个武庙,这一局算是不相上下。】

【征南将军杜预:他俩谁赢我不知道,反正随便伸一只手,就能把我打飞出去。】

【宁州刺史李秀:本以为自己可以走斩将搴旗、所向披靡的猛将路线,直到今天知道了这两人,我已经决定改走智将路线了(笑)。】

【刘宋龙骧将军王镇恶:如果我和辛弃疾对决,仅用一招,我就会选一个最优雅端庄的姿态认输。】

【江州刺史温峤:我不一样,我会当场撮土为香,拜辛弃疾当大哥,从此,我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

【平北将军姚襄:我和辛弃疾同在榜上,我名次比他低几名,四舍五入我就是他素未谋面的亲弟弟。】

【芝兰玉树谢玄:我家兄弟姐妹比较多,有丰富的认亲经验,你让我先拜。】

【陈朝司空吴明彻:我有钱,你让我先拜。】

【锦帆侠甘宁:我不仅有钱还有航海大船,已经快到吕宋岛了,等会就给大家分享图片,你让我先拜。】

万朝观众:???

草,一下子就卷起来了。

辛弃疾本来心情低落,转头就看见一群好事者已经给他安排了十几号小弟,横跨上下五千年,不禁哑然。

可真是……令人意外呢。

吃瓜观众乃是评论区独有的一种特殊生物,他们的特点就是喜欢看热闹和拌嘴,无孔不入,而且毫无畏惧。

反正隔着位面,对方又不能杀上门,怕什么!

大家因为敬佩辛弃疾,言论还算比较克制。

否则,就不是给他找小弟,而是直接让他喜当爹(?)了。

【后周魏王符彦卿:我很好奇,既然他们两个人的故事如此相似,为何「壮志未酬榜」的排名,羊侃在辛弃疾后面?】

【大唐宰相房玄龄:可能是因为,梁武帝对羊侃的态度,远远优于宋孝宗对辛弃疾的态度,所以相比之下,辛弃疾要更加「壮志未酬」一些。】

【观音皇后沈婺华:同样是臣子性情峻直,被人诬告,梁武帝对羊侃信任有加,严厉斥责了谗言中伤者,逼迫其向羊侃道歉,兰钦以大将军之尊,两次折节下拜。宋孝宗直接把辛弃疾贬官多级,打发到外地,所作所为,高下立判。】

【陈州知州狄青:因为羊侃是战死,而辛弃疾是病死。】

【陈州知州狄青:一位战士若能埋骨沙场,至少还算死得其所。反之,死于病榻、惑于宵小,刚方竭忠之士为奸臣权焰所害,志向未展却已含恨而终……这让人意如何能平。】

万朝观众望见这句话,尽皆沉默。

也许,狄青说这句话时想到了自己,也许只是随口一言。

古往今来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辛弃疾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