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推崇“不言之教”呢?因为只要进入“有”这个范畴,就会触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规律,一种思想最后必将搞出成千上万种解读。所以墨子死后,墨门三分。孔子死后,儒脉八裂。笔者猜想,如果不是尹喜强留,老子可能连一字一句都不愿意留给世人。结果也不出老子所料,哪怕仅仅五千言,也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争议。哎,吾是以知不言之教,无为之有益啊!
参考文献
(春秋)李耳:《帛书版·老子》。
(作者:浩然文史·西北狼)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相关百科 ·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名人
8篇
老子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人
宋玉
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
搜索
帛书版道德经
程述尧
老子讲无为是什么意思
熟背道德经有多可怕
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意思
无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