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房间出来?
霍海对于虚空的提高谁谁谁的地位没有丝毫想法,也没有强行去做这种事情的理由。
但是为了提升人口素质,用一些小手段,是可以的。
这件事情还是因为卫长公主的提醒霍海才想起来的。
因为当初赐婚之后按道理霍海和卫长公主应该马上完婚才对,不过当时卫长公主想起了科学报上刊载的事儿,说晚育能提升孕妇的存活率,加上科学报开始对大汉人均寿命提高估计,所以大家认为现在的人更适合晚婚而不是以前那样十二岁结婚了。
于是卫长公主和霍海商量要在新的一年再结婚,到时候自己和霍海就都二十岁了,这样就是为天下人作表率。
霍海突然间想起,所谓潮流,就是上行下效。
那麽,自己就应该把现代婚礼那一套给搬过来。
这一套搬过来之后,能起到太多的表率作用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刺激二手房销售的加多,这样一来才能带起房地产市场,以强劲的动力,带动大汉的高速发展。
房地产行业至少要膨胀个小二十年。
二十年后,也许大汉的手就已经探到五大洲了,到时候再用这个地方回来的利益,轻松就能弥平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副作用。
而这一点,在霍海把事情上报给刘彻的第一时间,就被刘彻看了出来:「卖房子的举措?」
霍海嘿嘿笑。
「怎麽能是因为卖房子呢?是提高人口素质。」
刘彻不信:「八成是为了卖房子,两成是为了别的,其中有一成是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就不错了。」
霍海这才严肃起来:「陛下,时代变了,以前,人口就是财富。」
「现在开始,在大汉范围内,低素质人口,就是巨大的拖累,这个拖累,会拖累的大汉永远进步不了。」
霍海还深深的记得前世的三哥。
那家伙,十比一的奴丶人比,什麽政策都执行不了。
别看百分之九十的低种姓人口在给高种姓人口服务,并付出了一切,但落实到大环境上,就反过来了。
十分之九的人口不信科学信神,每天都是数不清的逆天行为,如何发展?就不说逆天行为了,就算十亿人里面出一个爆炸性新闻,都能举国变成笑柄。
可能有人要说,人欧美也信神啊,怎麽没有这样?
答案是信个屁。
嘴上说信,和真的信是两码事。
在国内说『顾客就是上帝』意思就是,你看好了我要骗你了。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首发,请您到去看!
不是,国内谁信上帝啊?
在欧美说『顾客就是上帝』意思就是,我看看你是真傻假傻。
真要是有人信上帝的话,欧美的商业欺诈怎麽会那麽多,奸商大资本家怎麽会那麽多?还是说世界上有个基础物理规则叫做『信上帝当不了资本家』?
有没有可能是反过来的,是这群人压根就没信过,只是嘴上信?
所以,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麽,要看他做了什麽。
从行为以及他们『顾客就是上帝』的赌咒,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出结论,真没人信。
当然,这个问题本身并不是信神等于低素质人口。
是群体信神等于低素质人口。
原理还是那句『人群表现出的智力是以最低智力的人作为标准的。』
本来信神就容易狂热,加上人群表现出的智力是以最低智力的人作为标准的,这两条合起来不就是又低智力又狂热?
这不是低素质人口是什麽?
这里面的最基础的问题其实是一条线,倘若国民里,有一半以上人不信神,那这个debuff就激活不了。倘若过线,那就百分百激活。
所以,让每个人拥有一个房间的潜台词是每个家庭对每个子女都要有一定的养育成本投入下限。
每个家庭对于每个子女有一定的养育成本投入下限,等于更容易让每个家庭送每个子女读书。
约等于容易扫盲成功。
再约等于人口素质大幅度飞跃。
这个逻辑链条,离谱程度就好像,因为左脚先跨入门槛,可能导致了公司破产所以被开除了一样离谱。
这种离谱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就算推理过程有逻辑,也不一定是真的,因为可变因数太多了。
但对于刘彻而言,这件事情是稳赚不亏的。
就算这个逻辑推导不成立,单纯的卖了房子,那也是大赚特赚啊,谁叫长安的地现在都在刘彻和霍海手中?
三年前开始发展长安城,加上发展新城,那时候霍海和刘彻收购了渭河边的土地,往外卖。
新城的发展,容纳了大量的人口,让普通人觉得长安的房子够住了,其他区域的房价开始平稳甚至降价。
这个时候,霍海和刘彻收购了万年县的土地。
万年县的规划现在已经摆上了台面。
现在刘彻正在霸上或者说在白鹿原的他爷爷霸陵之外的土地上修建宫殿群,这其他地块也早就被他们俩买下了,因为工人都去修公共设施去了,修宫殿的人少,所以新宫殿要修三四年。
再过个两年宫殿修好了,到时候再在城南城东修房子卖。
等再过两年宫殿继续往西移动,到时候房子往西修。
这样一圈修下来,未来十年长安城光是房地产行业,就能帮刘彻提供五个举国形大项目的全部资金。
刘彻不需要其他理由,也全力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更何况这事儿还有别的好处。
这算是打一瓢有一瓢,可能还能顺便抽个奖,不抽白不抽。
自从大年初一祭祖仪式过去后,长安人也开始学习祭祖的方式。
给自己家先人烧纸欠条,烧纸迭的金银和黄纸。
还有什麽纸马车啊,纸房子别墅啊。
「老祖宗啊,以前家里穷,没陪葬的,就一床席子。现在高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