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享受的您也能享受到了,虽然规模小点,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您缺点什麽就给我拖个梦!保佑咱家儿女双全财运亨通啊老祖宗!」
「爹啊,日子也是好起来了,这下您在地下也能用上地暖了,咱家在地上也是今年冬天才用上呢,这就给老爹您安排上了,您保佑我多赚点,明年我再给你烧俩娘们儿。」
旁边的儿媳妇一脚踹了上去:「你说什麽呢?」
大年第一周,突然之间流行上了祭祖。
大家都盯着霍海呢,人家那麽做自然有人家的道理,要不人家怎麽发迹的,怎麽崛起的,怎麽成了全天下最富的人的?
好好看好好学!
现在祭祖这套学会了,看看霍家是怎麽娶媳妇儿的。
其实这两年,婚礼改变已经很大了。
当初霍海发明了凤冠霞帔,然后公主和皇后就允许了其他女子在结婚这一天的时候佩戴凤冠霞帔,甚至卫长公主还允许了所有女子任何时候都能带发簪,宣布发簪不再是长公主专属首饰。
所以那之后,长安城结婚的富人家庭在怎麽也得整一个凤冠霞帔,而普通人家庭怎麽也得整一套银钗首饰。
而卖这些首饰的店,就是当初的霍氏珠宝,现在转让给卫长公主了。
而初九,霍武侯要迎娶卫长公主了,几乎所有人都盯着呢。
和以前那种规矩不同,这一次霍海大清早就要出门去接亲。
全长安的百姓都等着看热闹。
甚至这一天不少人选择了翘班。
开什麽玩笑,听霍府的下人说了吗,二百霍氏欠条一个包的红包,包了八大车,说是每个环节都撒着玩儿。
万恶的资本家啊!他居然撒钱玩儿!
这谁还上班啊!抢一个等于上两天班儿!
早上,霍海还没出门呢,王内侍已经到了霍府门口。
看着霍府门口几十米宽的范围都快被挤满了,王内侍也是当众宣旨。
「霍武侯问陛下请的旨意,列位听好了。」
「大汉以来文武新官大多为郎官,顾,以春闱科举国考通过者作为新郎官,意思为即将做官的人。新郎官遇帝非行驾不拜,遇官不拜。非降旨,将不可征,刑不可加。」
很多人听到都讨论了起来。
在这个春天要发生很多事情,大汉已经停了两年的官员选拔了,官员严重不足,这一次就是要通过春闱科举来补上了,如今这个新郎官的旨意的确是有指向性的。
不过这跟霍武侯有什麽关系,霍武侯干嘛在自己大婚这天请这个旨意?
王内侍继续:「霍武侯请陛下旨意,特批天下所有男人新婚这一天为新郎官,在这一天享有新郎官的所有特权。」
这件事情本来是唐朝开始的,不过科举这事儿现在从大汉开始了,那新郎官这事儿自然也是从大汉开始了。
只是新郎官本身指的就是新科进士,所以给新郎官这个特权前,当然要先规定新科进士的特权。
这个其实也不算是特权,而是一种人才保护。
因为很多考科举的人,是普通人,他们的对手极有可能是各种官宦子弟或者贵族子弟。
他们中了,贵族子弟就中不了。
但他们没了,那名次可就要往下落了。
所以,新郎官这个权利给出来后,就意味着以后但凡有人科举中了,除非皇帝亲自降旨,否则不允许徵兵不允许上刑。
而假如某个进士本身犯了事儿,皇帝自然知道下旨在殿试的时候重判。
这样就能避免新科官员还没上任人就没了。
而给所有新婚的人这个权利,其实也是象徵性的,也能避免一些麻烦。
比如某个迎亲队伍万一路上遇到了官员或者贵族,按道理他们应该让路的。
有了这个规定后,官员贵族要是非要讲究,反而会被人骂。
这样一来婚礼队伍就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了。
百姓辛苦一辈子,在这一天顺一点当然是没有什麽问题的,所以刘彻也给了旨意。
关键是这一条几乎只是象徵意义的,既不会让贵族们觉得权利被侵犯了,又保证了百姓的权利。
「难怪说是请旨,霍武侯还真不需要这个旨意,这个旨意是给咱们的啊。」
有人反应了过来:「既然是给咱们的咱们就该接旨啊!」
一群人乌泱泱的跪了下去。
「草民接旨!!!」
王内侍看他们接旨了,心想是不是不对,专念一想,好像没毛病,是他们接旨没错了。
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
六个火车头,居然轰隆隆的开到了这里来。
一大群人都傻眼了。
甚至忘了起身。
仔细一看,这火车头和普通火车不一样,这不是铁轮子的火车,到时更像马车的架子上放了个火车蒸汽机!
这是什麽?蒸汽机马车?这也没有马匹拉车啊?
这叫蒸汽机车?汽车?
排头的车是蒋不疑在开。
他成为霍海的司机后,早就被研究员们给通知了。
研究院的大佬们得知霍海要结婚之后,就在考虑献礼的问题。
但是这个献礼不可能是金银珠宝,那是霍海最不缺的东西,也是最没有意义的东西。
但也不可能是什麽研究成果报告。
谁结婚那天要看这种东西啊?
再说了,有好的科研结果大家都抢着在科学报登报,免得被别人同步研究的后研究出来的给登报了呢,那可就亏大了。
那能是什麽?
就有人想到了车的事情。
在火车出来后,大家就设想过能在普通道路上开的车。
一开始这方面是没有任何进展的,虽然马车的车底盘在疯狂的飞速发展,比起第一代马车的底盘已经高级了很多,比起原始的木马车底盘,那更是有了天差地别的区别,根本不像是同一个时代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