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5章 前未有之,朕亦不免!(4.9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前未有之,朕亦不免!(4.9k)(2 / 3)

峻。

“朕要御驾亲征。”刘禅答得斩钉截铁。

董允哪里不知道蒋琬在想什么。

昨夜他们弈棋之时,讨论如何才能解决当下群儒作乱之局,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

天子御驾亲征,斩胜而归。

如此一来,则谣言不攻自破,祸众妖言者自然闭嘴。

可天子久处深宫,向来怯懦,平日里连皇宫都不愿意出,对兵事一点兴趣也无,甚至敬而远之。

如何有办法让天子御驾亲征?

难道架着天子?

他们哪里敢?

而且,丞相向来谨慎,便是知道如今态势严重,也不可能允许天子御驾亲征,以身犯险。

万一天子因他们提议御驾亲征,最后沦陷敌手,他们二人便是死一千次一万次,也不足以谢罪天下,更无面目去地下见先帝。

如此,这唯一的解决之法便无疾而终,连提上议程的可能性都没有。

然而现在…事情似乎有转机了。

董允摆出平日里谏诤的姿态,板容肃声唱起了反调: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陛下富于春秋,又久在宫室,未尝习兵事、临战阵,如何能以身犯险?!”

董允的意思,天子你太年轻,打仗这事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不论是措辞抑或语气,都已有些不客气了。

但在刘禅听来,这实在是无可厚非,乃至于当加以褒赞的。

主少国疑,天子但凡犯一丁点错误,都会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搅弄舆论,蛊惑人心,动摇国本。

更别说现在自己想染指的,是事关死生存亡的兵家大事。

万一败了,自己这个天子本来就几乎不存在的“天威”,直接就要被人踩到泥里去。

“如今态势,朕不御驾亲征,还能如何?

“且不说马谡会不会败,丞相会不会退,便是胜了,难道那些所谓的蜀中人望便不敢张嘴了?

“若让他们继续胡言乱语,祸乱人心,这天下人心迟早归于伪魏!”

董允:“等丞相携胜归来,必会处置他们!”

“等丞相处置他们?”刘禅一脸不解。

“侍中,朕是天子啊,何以朕不能像先帝斩首张裕那般,亲自将他们绳之以法?”

这哪里是董允能答的?

他刚想转移话题,天子的声音却已先他一步响彻了这间宣室。

“因为朕不似人君!

“因为朕没有天威!

“朕不要再当深宫里的天子了!

“朕要像先帝一样!

“朕要当马上天子!”

刘禅的话听起来任性天真,确实是蒋琬与董允熟知的那个天子。

开始豪言壮语,中间胡言乱语,最后沉默不语。

这不是天子第一次放狠话要痛改前非,励精图治。

琬允二人不敢说,今日之天子会不会又是片刻热血。

思索两息,蒋琬拱手上前:

“陛下任贤使能,从谏如流,深得民心,古之帝王甚于陛下者,臣不知也,何须在意那些狂生腐儒的井蛙燕雀之见?

“且天下事在陛下,在丞相,在所有受先帝殊遇厚恩而不能报的犬马之臣,不在那些狺狺狂吠的燕雀井蛙。

“臣等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报于陛下!

“今陛下得先帝托梦,以为大汉社稷祸福在于旦夕之间,遂有御驾亲征之心,欲挽狂澜之志。

“臣闻之不胜欣喜感激。

“然今军势如火,危似累卵,陛下当神器之重,实不宜置万乘之躯于九死之地,以取威于天下。

“再者,陛下若欲布威于四海,又何必军功?

“丞相所以著威立信,使文武百姓皆敬而爱之者,非是因为丞相军功显赫。

“而是丞相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尽忠而益时事者,虽仇必赏;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善者,微而不赏者无有;

“恶者,纤而不贬者无有;

“于是百姓畏而爱之,所施刑政虽峻,而民无怨者,以丞相之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陛下天资卓绝,又有丞相治民理政之念可教习之,更有为社稷舍身忘死之念,臣以为假以时日,必可追及文宣二帝。

“届时,陛下主内,丞相主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日,臣等可翘首而待也。

“若舍万乘之躯而以身犯险,臣以为此乃将军之义,非帝王之义,不可取也。”

“以身犯险?将军之义,不可取也?!”蒋琬话音甫一落地,刘禅便已勃然而起针锋相对。

“前汉之时,高帝谋臣渊深,猛将林集,犹荷甲持戈,涉险负创,险死还生,遂成汉业。

“后汉之际,世祖以三千之众当新莽四十万之敌,逆战昆阳;及兄长伯升为刘玄所害,悲不敢露,更匹马驰诣刘玄自谢;

“后以河北未定,孤身渡冀,王郎出十万户相购,世祖北走幽蓟,南渡滹沱,惶惑一时,危然后安,涉险如此,方奄有四海,鼎定乾坤。

“及建安之世,先帝败军荆楚,曹操拊手大悦,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赴险孙权,东连吴越,举兵西向,遂取巴蜀。及至奇计犯险于定军,身冒矢石于阳平,曹操无计,基业乃固。

“便是逆贼曹操,亦曾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几败白狼,殆死潼关,然后伪立一时。

“反观刘表刘繇,汉室后裔,身负人望而旁观袖手,各据州郡而怕死贪生,虎狼在侧而坐待成败。

“于是群僚狐疑满腹,四境降者雨集,遂使曹贼据河北,孙逆坐江东。

“再观官渡鏖战,倘袁绍能效曹操亲赴乌巢一般履险蹈危,压上性命所有。

“或自引一军往救乌巢,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