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顺便还能建设大明全国的基础设施,道路、水利等等。”
他笑道:“不出意外的话,大明会在五年之内,从刚建国的举步维艰,到国力膨胀数倍不止,国力上去了,就能够搞其它东西,教育、科技、军事、经济都能同步发展。”
“好!”
朱元璋非常满意,说道:“我拭目以待!”
“嗯。”
朱云峰把今天的饼画完,就说道:“那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等一下。”
朱元璋伸手说道:“还有事。”
“咋了?”
“你上次不是说要给我们拿手机和平板电脑吗?”
“这两天忙,没给你们下载资料,明天给你们送过来吧。”
朱云峰说道。
手机和平板电脑都买了。
但大明这边没有网,跟砖头没什么区别。
所以需要把各类史料下载到手机和平板电脑里才能观看。
文字资料倒是简单。
不过视频资料就得找。
而他恰好这两天去县里办事去了,一直没来得及。
“嗯,那尽快。”
朱元璋点点头道。
“对了。”
朱标忽然说道:“汪广洋自缢了,云峰你怎么看?”
“我能怎么看?我坐着看。”
朱云峰一头雾水,后面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还问自己干嘛。
“汪广洋的死,可就意味着胡惟庸的案的开端。”
朱标意味深长地说道。
“嗯,这事老祖宗问过我,我也跟他说了,只除首恶,降低影响。”
朱云峰说道:“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要师出有名,大明的问题就在于老祖宗和二祖做了太多师出无名的事,比如大肆牵连,搞太多屠杀,加上各种压迫式制度不合理导致。明初四大案,只有郭桓案是名正言顺地查贪腐,其余案件都是强加的罪名。你要集中皇权没问题,但必须要有充分的名义。不然随便按个罪名,朝野上下肯定不服。”
朱标就又追问道:“有什么具体方式吗?”
“.”
朱云峰想了想,目光在朱元璋和朱标脸上扫过。
朱标一脸好奇,朱元璋则面沉如水。
其实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并不希望朱云峰过多干涉他的大明江山。
皇帝可以把权力分给自己的儿子,那是因为在他的心目当中,自己的长子是一位优秀的继承人。
他可以继承自己的大明江山,分享权力只是培养长子的过程。
然而眼前这位二十多代的后辈子孙,可跟他没有亲情一说,以前就素未谋面,自然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什么感情。
所以朱元璋不允许朱云峰对大明指手画脚。
但儿子问了,他也不会反对。
至于朱云峰,他自己隐隐能够感觉到朱元璋的想法。
这是一种直觉,朱元璋似乎本能想把他排斥在权力中心之外。
不过对于他来说,其实无所谓。
又不是穿越到古代回不来,随时可以进出自如的情况下,对古代生活本来就没什么向往。
古代唯一一点好可能就是空气稍微清新点,没那么多科技与狠活。
相比之下现代生活就太好了。
吃得好住得好,科技、医疗、教育等各方面条件也好。
脑子有病才喜欢古代不喜欢现代。
但朱标似乎不这么想。
颇有点想拉自己进入大明权力中心的意思。
朱云峰脑子里迅速过了一遍,却也懒得细究,而是说道:“那要看怎么个处理方式了。”
“哦?”
朱标问道:“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
朱云峰耸耸肩说道:“看是上下都信服的局面,还是敢怒不敢言的局面。”朱标立即道:“先聊聊如何上下都信服?”
“那说说,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那就是捉贼捉赃,摆事实拿依据,要把确凿证据搞出来,当着他们的面给他们看,才能让人相信。”
朱云峰说道:“比如搞胡惟庸,胡惟庸的罪证搜集好,把罪证摆在百官和百姓面前,让人心服口服,这样就不会丢掉朝廷的公信力。反而如果给他捏造罪名,然后以捏造的罪名大肆牵连,那么官员和百姓对朝廷的信赖程度就会大幅度降低。”
“嗯。”
朱标微微点头,他觉得很有道理。
“公信力这个东西听起来很虚,但其实它非常重要。商鞅变法,先是城门立柱,让秦国百姓相信他是信守承诺的人,才能把制度推广下去。”
朱云峰看了眼朱元璋道:“不提大明朝廷后来因为丧失人心,丧失公信力而被大家抛弃,单说一个后续推广稻种,百姓几千年已经习惯了这样种植方式,忽然要他们搞新的方式,相信很多百姓都不敢尝试。因为万一失败了,他们可就要倾家荡产,甚至饥饿而死。但如果大明朝廷的公信力在,并且给出承诺,产粮不达标会补贴百姓的话,那么大家就会踊跃参加!”
嗯?
朱元璋眯起眼睛,这小子在点自己呢。
“那敢怒不敢言呢?”
朱标又问。
“就是刚才说的啊,捏造罪名,直接开杀。”
朱云峰双手一摊道:“只杀首恶的话,还是能极大降低影响力,但对公信力有一定影响,只是不像历史上那样杀十几万人,导致南京人口少了一半那样恶劣而已。”
“父亲,云峰言之有理啊。”
朱标马上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眯着眼睛看向朱云峰道:“嗯,此事我会考虑。”
“其实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朱云峰笑道。
“什么方法?”
朱标好奇。
“这件事直接让太伯爷亲自操办!”
朱云峰看向朱标。
“我?”
朱标愕然。
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