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哪找得到那么多钱?
便只能拷打富户,逼着那些中产以上者交钱保命。
史书一句“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核赃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
其实就道尽了当时百姓在这场风波当中的遭遇。
不过如今以金银互换,老朱在其中大赚特赚,估计也不至于再用这个办法强行从官场民间搜刮钱粮了。
“唉,我简直是个活菩萨,无形中救了多少人啊,这功德噌噌的涨。”
想到这里,朱云峰不由自主地感叹。
胡惟庸案,在他的影响下,少死了几万人。
郭桓案,又要少死几万人。
蓝玉案,由于朱标大概率不会死,蓝玉案也可能不会再发生,还是少死几万人。
以后再影响一下空印案。
这要是在修仙世界,光靠着在老朱这个活阎王这儿赚功德,估计都能立地成圣了。
“对了。”
老朱估计也猜到了朱云峰脑子里想的东西,老脸一红,转移话题道:“刚才见毛骧帮你捡了些东西,是什么?”
“差点忘了,银币产出来了。”
朱云峰这才想起正事,从口袋掏出银币,走到书桌前放下,笑嘻嘻地道:“怎么样老祖宗,喜欢吗?”
朱元璋接过来,就看到那银币闪烁着比白银还要亮的光泽,上面丝滑如玉,细细摸索还能感受到一股纹理在指尖摩擦。
这是大明目前的能力完全无法仿造的东西,并且由于大部分都是高纯度白银,它完全能承担起货币价值!
“好!”
朱元璋大喜,拿着银元在手中爱不释手,激动道:“太好了,好东西啊。”
“以后每个月给您搞100多万枚来,可以先用来当官员工资发,让它流入市场,刚好明年粮食就应该大丰收了,货币与产出就能迅速被市场消化,也不会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
朱云峰笑道:“目前我认为可以先用银币与宝钞机制互存,等再过几年白银储量多起来,就正式废除宝钞,让百姓用黄金宝钞兑换银币,一举多得。”
“唉,为什么一定要废除呢。”
朱元璋叹道。
“得废啊,不然民间经济崩溃,互存也难,宝钞防伪技术不太行,民间仿制太多,以后等大明信用体系建好,我给您这边印刷防伪宝钞就行。”
朱云峰摇摇头。
不是不想把宝钞保留下来,纸币毕竟是未来趋势。
但你既然要发行银币,就很难保留宝钞。
即便朝廷不印了,可民间仿制的假钞非常多。
在本身滥发的情况下,你又发行银币,那么这银币和宝钞能不能换?
能换。
那我就大量仿制宝钞,挤兑死你。
不能换。
那百姓就更只看重银币,而摒弃宝钞,宝钞迅速沦为废纸,在银币还不能立即满足市场要求的情况下,经济体系也会马上崩塌。
所以只能早点行动,趁着现在大明民间宝钞数量还不多,造假少的时候,将宝钞的问题处理好。
因为如今才洪武十三年。
而宝钞的发行时间是洪武八年,目前才发了五年。
每年发行的数量大概在5000万贯左右。
历史上老朱越往后发行越多,洪武十八年发行了9900万贯,洪武二十三年发行了9500万贯。
加上仿制和造假,到洪武末期,市面上宝钞10多亿贯。
但眼下宝钞数量还少,仿制和造假也少。
早点开兑换,早点能把宝钞带来的后遗症解决,也不至于引起经济体系崩塌的风险。
何况兑换也不全是用银币。
税收也可以。
通过税收一年回收个三千万贯钞,回收个几年,把市面上的旧钞能收走大半。
等白银储备多了,就开放兑换。
如此就能平稳渡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