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长沙城中静谧无声。
吉王府恢弘庞大,北至后世中山路,南至解放西路,东至芙蓉中路,西至湘江中路。
后世长沙市中心很多著名景区,包括五一广场、坡子街、解放西、南门口、司门口、金满地商业街、天心阁、长郡中学等等地区,都属于吉王府。
王府北城门广智门在黄兴路与中山路交汇处附近,出去之后,看到的是一片街道民居,但很多民居此时也都烧成了瓦砾。
史料记载,张献忠焚烧吉王府,殃及池鱼,王府周围的百姓也遭到了误伤,以至于周边街道损毁。
小朱棣与李文忠率领八百卫士从广智门出去,夜半三更,街道空无一人。
没有人打更,也没有人值守,更无人巡视。
在热成像夜视仪的观察下,他们仅仅看到北城门附近,燃起一堆堆篝火,但篝火旁边却没几个人。
初秋时节,湖南并不寒冷,被安排值守的守门兵丁,却都在城门两侧的民居内呼呼大睡,只有三四个士兵靠在城墙下烤着火。
夜晚寂静无声,篝火的柴偶尔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北风呼啸而过,吹得城门附近的树木婆娑作响。
“你们说大王拒绝了闯王的招揽,以后我们该何去何从啊?”
几个相熟的兵丁忍着困意闲聊。
他们都衣着华丽,有绫罗绸缎,也有各种丝绸棉服。
但穿在身上却显得不伦不类,有些是尺码不适合,有些则是款式不匹配,还有的则脏兮兮的,像孙悟空穿浅蓝色长衫的模样。
张献忠这两年发了大财,之前破楚王府,得白银六百万两。又破吉王府,赚得金山银山。
给部下搞统一的军服军装他肯定没有那个能力,因为张献忠没有稳定的根据地,自然无法组织人手进行纺纱、织造等工作。
因此手底下的农民军基本上都抢富户的衣裳穿,身上也有银子,可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人看不到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张献忠部有不少人希望去投奔李自成。
毕竟李自成势力更大,跟着他有盼头。
“小声些,别让别人听见了。”
“都是同乡怕什么。”
“是倒也是,俺也想过这事,可还能怎么办,跟着大王继续打下去吧,总比以前要饿死的强。”
“多活一天是一天,跟着大王这段日子,这辈子该享的福也享过了,杀一个狗官军够本,多宰一个就是赚,难不成你们还想回去过那种日子?”
“唉,一想起以前的日子,就像是在做噩梦。俺们家乡那狗官王得禄你们还记得吗?他与那些大户逼得多少人卖儿卖女。”
“是啊,要不是大王带着俺们把那狗官的头砍下来,咱们现在早就被逼死了。皇帝老儿在京城里享福,谁来看看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哦。”
他们懒洋洋地说着。
明末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其实是很受底层拥护的。
因为王朝末年,苛捐杂税不计其数,除了比较著名的辽饷、剿饷与练饷三饷以外,其余摊派、新饷、兵饷也不胜枚举。
又有严重的土地兼并,大量富户乡绅还想尽办法避税,把原本自己该交的税转移给普通自耕农百姓。
只有二成的自耕农要承担八成以上的税收,这种情况下小农经济就彻底破产,以至于很多百姓被迫卖地卖妻、卖儿卖女,成为奴仆佃户。
甚至很多人连奴隶佃户都做不成,只能成为四处乞食的流民,杀官造反起义不断。
关键要是这些苛捐杂税有效果也行。
然而明朝大部分收上去的苛捐杂税都被贪官污吏给贪了,分发下去的兵饷更是被吃了空额。
李自成起义除了是因为丢了驿站的工作以外,最主要的就是他在家乡杀了人,为逃避官司跑去边境投奔边军。
结果清军来袭,朝廷调集边军防御。
在路上的时候李自成所在部队已经欠了很久的饷银,朝廷拨了银两,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激起兵变,李自成顺势起义。
可以说整个明末不是没有挽回的余地,因为天灾只是一方面,最大的缘由还是人祸。
乡绅地主避税,把税务摊派给百姓。
官员将领腐败无能,肆意贪腐亏空国库银两。
只要能解决这两个根本问题,明朝或许能起死回生。
但可惜的是崇祯显然没这个能力。
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底层百姓生不如死,恨不得明朝灭亡,对于起义的李自成和张献忠不断给予支持。
官军来的时候,百姓给他们通风报信。官军行动路线,李自成和张献忠了如指掌。
通俗点来说,李自成和张献忠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只是后期张献忠愈发拟人,入川之前还有点讲究,只劫掠王府、贪官污吏以及富户地主乡绅,可入川之后.
本来如果没有清军入关这件事,大概率会变成汉王朝更迭,大顺取代大明。
奈何清军入关,让满清坐收渔翁之利。
城门附近的两侧民居巷口,老朱正在用无人机观察着。
无人机发出的噪音很小,加上夜晚呼啸的秋风,以至于根本无人察觉头上还有个东西飞行在夜幕中。
这是最新型号的无人机,可以进行双向对话。包括喊话以及收音,就差能发射子弹了。
听到下面那些流民的对话,老朱脸色有些难看。
旁边朱云峰说道:“老祖宗,这您应该挺熟的吧。明末比元末还厉害,王朝末年都是这样。”
“嗯。”
老朱虽面有不甘,但还是接受事实道:“我知道。”
“那您接下来打算是?”
朱云峰好奇询问。
他想知道老朱的打算。
是把流寇和清军杀光,继续维持着这个破败的大明王朝。
亦或者改天换地,杀出个朗朗乾坤?
老朱瞥了他一眼,平静地道:“我能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