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他更重,干脆先让他回家两日,等风头过后再回去。”“连哀家都能领会他这个做父亲的一片苦心,你这个做娘亲的岂会不能理解?哀家可以向你保证,过几日就会好了。”“一点小事,不至于耽搁了易三公子的前程。”有这句话做保障,长康夫人终于有了些底气,也不像刚才那样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
“既有太后发话,那臣妾就全仰仗太后了。”陈太后扶着额头,露出疲态,“好了,一早就来说这些事,哀家头风病都要发作了。”
长康夫人识趣道:“都怪妾身,让太后一早烦忧,妾身这就给太后赔罪,妾身今日入宫还带了一些补品,正好给太后用来补补身子。”陈太后维持着表面客气,“哀家知道你也是为子心切,可以理解,既然没有其他事宜,那你便先退下吧。”
“是,妾身这就告退。”
待长康夫人一走,桂宫之中的气氛比刚才还要凝重,无人在此时打扰太后,只有侍女官上前为她按捏头部时,陈太后似乎想起另一位正主,睁开愠怒的双眸,“人呢?芙徽公主呢?”
昨夜自从知晓踏青不顺利,陈太后就有命令,要侍女官去将翁思妩请来,关键时刻侍女官想起永安宫那边入夜后不得打扰的规矩,于是改成翌日天亮后就把翁思妩找来。
结果人是安排出去,这么久了,连个人影都没有。侍女官:“奴婢去问问,看是不是因什么事耽误了。”陈太后未发话,忽地殿外就有了动静。
“太,太后…”一道人影狼狈凄惨地从门槛处滚进来。在抬脸后被侍女官认出是从她手下出去的宫人以后,侍女官面露吃惊地捂住嘴,“冯川,你这是怎么回事?”
陈太后在愣怔后,也审视起眼前宫人,眯着眼道:“哀家不是让你们去请公主过来,人呢,怎么也只有你一个回来?还弄成这副模样。”“是延嘉殿这么做的?”
话说出去,陈太后自己就否认了,就算翁思妩对踏青的安排有所不满,她一个小娘哪敢有这样的气性对桂玉宫的宫人这么无礼,岂不是在打她这个太后的面子。
谁知底下哭诉,“不,不是延嘉殿,奴婢未能见到芙徽公主啊太后!是,是陛下……”
“奴婢跟沣水奉太后之命,去延嘉殿请人,结果却被告知,公主今日歇息不宜见客,奴婢怀疑公主是不是出了事,便想进殿一瞧,却不想碰上禁军巡视,误会奴婢与沣水在延嘉殿闹事,被抓了过去。”陈太后冷声呵斥,“废物,那与陛下有何干系?!”刚从梁寂鸾那死里逃生的宫人匍匐在地,回想起帝王面无喜色的交代,缓缓抬头,觑着陈太后那张冰冷面容道:“陛下知道奴婢等要请芙徽公主见太后,更知道太后是想责问公主有关踏青之日的事,特意留了奴婢一条命,回来向太后禀告,说…”
陈太后眼神有变,专注地听着宫人复述梁寂鸾的话,“朕观芙徽,姿容盛绝,比易三公子更有缘。”
梁寂鸾睇视着匍匐在他脚下惶恐不已的宫人,仿佛可以窥见桂玉宫那边的盛怒,但他并没有放在眼里,语调悠长且充满耐心心像下旨一样宣告,“以后公主的亲事,就不劳母后操心了,朕自己就可以为她大操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