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仅是雍亲王府,就连京城里不少人提起她都说四爷疼她太过。
年珠深知一时半刻没办法扭转她的想法,便打起哈哈来:“可秦嬷嬷都已下去了,说不准人都已经派了出去,这样冷的天,总不能把人喊回来吧?”年若兰哪里不知道她的小脑袋瓜子在想些什么,只能无奈着摇摇头。等着年珠姑侄两人一顿早饭用完,赵女医就背着药箱走了进来。赵女医是太医之后,却因是女子不得入太医院,便一直在雍亲王府当女医,她性子冷清,不苟言笑,但在她那精湛的医术面前,这些根本就算不上缺点赵女医请安后,就上前给年若兰号脉起来。不过须臾,她就道:“恭喜年侧福晋,您有了身孕。”有了身孕?
因年若兰身子不好的缘故,月信总是会推迟,再加上她这些日子一直担心四爷,还真没往这方面想。
年珠却高兴得很,忙道:“赵女医,真的吗?我姑姑有了身孕?怪不得她这些日子胃口不好呢.……
“是。“赵女医点头道,“年侧福晋因月份尚浅,所以最初的反应就是毫无食欲,还请年侧福晋好好养着身子,妇人有孕头三个月最为关键,切莫忧思劳心,此为大忌。”
她言简意赅叮嘱着,话里话外皆是年若兰身子不好,要格外注意的意思。年珠就一直守在一旁,一直等赵女医说完话,她才道:“赵女医,能不能先不要对外声张姑姑有身孕一事?”
“姑姑本就身子不好,我担心她会受到旁人影响。”“好。“赵女医再次点头答应下来,道,“民间本就有女子有孕头三个月不得对外声张的风俗,还请年侧福晋和小格格放心,我不会多言的。”等着她离开后,年若兰面上的惊愕才变成了欣喜。她的手轻轻搭在小腹上,谁也不知道她到底在想些什么。“姑姑。"年珠记得清楚,历史上的姑姑并未给四爷留下个一儿半女,她握着年若兰的手道,“小心驶得万年船,您如今有了身孕,是好事儿,但正因您有了身孕,所以才要愈发小心才是。”
顿了顿,她又道:“至于旁人的风言风语,您莫要放在心上,嘴巴长在旁人身上,您随她们怎么说,您越在意旁人说什么,就越是中了她们的计!”年若兰含笑道:“珠珠你放心,我知道的。”但年珠看着她这副样子,实在是放不下心啊。不多时,四爷就知道了这好消息,匆匆就赶了回来。一直等四爷在房里与年若兰说了好一会话,等年若兰睡下后,这才出来见年珠。
年珠喊了声“王爷",则开口道歉:“今日我与赵女医说不要对外声张姑姑有孕一事,还请王爷莫要怪我自作主张……”“无妨,你也是为了你姑姑好,她时常在我跟前说这些日子幸好有你陪着她,为她增添了许多乐趣,你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她好。“四爷将年珠这些日子的所言所行看在眼里,心里更像是明镜似的,“今日你请我过来,想必不仅仅是道歉这么简单吧?”
年珠笑了笑,索性开门见山道:“当真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眼睛,我今日就是想与您商量商量姑姑有孕这事儿。”
“我听额娘说过,妇人有孕后最易忧心伤神,听雪轩也是福宜表弟生活过的地方。”
“姑姑若一直待在听雪轩,难免会想起福宜表弟四爷沉默下来,他自然听懂年珠这话是什么意思,无非是将年若兰送出别院养胎,但他舍不得,他想要日日回来都能看到年若兰,想要日日都能与年若兰说说话。
但不过片刻权衡后,他就点头道:“好,这几日风大雪大,等过些日子我就寻个由头将你们姑侄两人送去圆明园小住些日子。”“若你姑姑的怀相不错,等着三个月之后再将她接回来,若她怀想不好,那就在圆明园住到生产之后也不迟。”
内宅之中,活人永远比死人可怕,更别说李侧福晋母子三人最近小动作不断,他可不敢冒这些险。
年珠道:“那我就替姑姑谢谢您了。”
如今年关愈近,四爷是愈发繁忙,叮嘱她好好照顾年若兰后就走了。等着年若兰醒来后听说了这消息,只微微叹了口气,道:“我倒也不是不愿去圆明园,只是若我去了圆明园,每日连个陪王爷说话的人都没有……“姑姑。"年珠握着她的手,正色道,“一时的分离算不得什么,等您平安生下表弟或表妹后,欢喜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年若兰这才笑了起来。
冬日大雪簌簌落个不停,因年若兰有了身孕,不管是四爷也好,还是年珠也好,都不放心这个时候启程去圆明园。
可还未等到天放晴,弘时却几次登门听雪轩。年珠能拦着李侧福晋,不叫李侧福晋前去叨扰年若兰养胎,但弘时却是要管年若兰叫一声"年额娘"的,她可没道理拦着弘时敬笑。这不,这日傍晚,弘时照旧拎着两盒子糕点来了听雪轩。“年额娘,这是我专程差人买来的糕点,我觉得味道不错,所以专程送过来给您尝尝。”
“您若是吃着觉得好,改日我再给您送过来。”年珠不动声色打量着弘时。
弘时约莫十六七岁的年纪,长得与李侧福晋有几分相似,看着是人模人样的,但因驼着背,看起来是不大靠谱的样子。若是她没有记错的话,昨天、前天,甚至大前天,弘时都来过,拎了些不值钱的东西,说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空话。年若兰如今嗜睡的厉害,却还得打起精神与弘时说话:“三阿哥有心了,我这里什么都不缺,近日来我也没什么胃口,这些吃食不必再送过来了。”“如今你年纪也不小,该将更多的心心思放在学业上才是。”“年额娘说的是。“弘时嘴上虽这样应下,可话锋一转,又道,“皇玛法上次说过,我身为王府长子,该拿出该有的担当来,自然该替阿玛分忧一二。”年若兰”
年珠…”
自弘时从圆明园回来后,开口闭口就是"皇阿玛说",不知道的人听了这话只以为皇上有多看重他呢。
殊不知啊,有些话,皇上就是随口说说而已。弘时说话和他念书一样,毫无章法,一会说这一会说那,就连年珠都有些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