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3 章(2 / 5)

莫展,不过她向来是个洒脱的性子,直道:“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皇上不是王爷,纵然皇上慈爱,但在皇上跟前还是有很多话不能说的。”

“不过今日皇上与我相谈甚欢,说要我没事儿就进宫陪他老人家说话呢。”“若皇上真有个什么情况,我也能及时知道。”她本就是个脸皮厚的,既然得了皇上这话,自然不会同皇上一般客气。年珠很快就回到了听雪轩。

接下来就是正式步入康熙六十一年,不管朝中局势是如何波谲云诡,过年总是叫人高兴的。

拜年、收压岁钱、吃好吃的、走亲戚成……年珠足足忙活到元宵节过了才闲下来,叫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给李卫拜年时,李卫不仅给了她二十两银子的压岁钱,甚至还将那一百两银子还给了她。

用李卫的话来说:“这世上本就没多少蠢人,京城之中更是个顶个都是聪明人,如今见裕亲王不再收库平银,都说我背后有靠山,不仅没像从前一样对我冷嘲热讽,反而客客气气。”

“我们李家祖祖辈辈做的是蚕丝生意,刚来京城时我也想过做点小生意,却被人吃了黑,如今那些人闻着味就来了,连本带利将银子都还了我。”“长者赐不可辞,我既是你的老师,如今手头又很是宽裕,给你压岁钱你就莫要推辞,虽说这点小钱对你来说不算什么,却也是我的一番心意。”年珠是毫不犹豫将这压岁钱收了下来。

有的时候她回味起这段满是算计的师生关系,只觉得有点意思,如今他们师徒两人相处的时间多了,倒还真生出几分师生情来。元宵节一过,年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宫里头跑,她得去看看皇上怎么样呢。

过了年,又长大了一岁,年珠深知探望长辈,特别是那种出手极大方的长辈可不能空着手,所以吩咐聂乳母给自己准备了两坛子上好的葡萄酒。等年珠再次看到皇上时,皇上脸色似乎更憔悴了些,仍坐在桌前批阅奏折,看到她请安直摆手道:“不必多礼,起来吧。”“你手上拎的这是什么东西?葡萄酒吗?”年珠点头称是,笑道:“我听王爷说过,说您觉得这葡萄酒味道不错,所以送来给您尝尝。”

小酌怡情,葡萄酒在后世可是有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且不提这话是不是真的,像皇上这般年纪的人,若睡前喝点葡萄酒想必能踏实不少。皇上刚要说什么,魏珠就提着个篮儿走了进来。“皇上,这是您要奴才寻摸的狗儿,猫狗房送来了一只好的。”年珠扭头一看,呵,这不是只浑身雪白的小京巴狗儿吗?猛地一瞧,倒有几分像胖雪球小时候!

皇上略扫了两眼,就点头道:“差人送过去吧。”送过去?送去哪儿?

见着魏珠点头哈腰下去,年珠大概也猜到这狗儿大概是送给了软禁中的二阿哥,只是啊,这二阿哥如今都是当祖父的人,兴许早忘了当初皇上没收狗一事,皇上这时候来这样一出,与其说是弥补二阿哥,倒不如说是叫自己心里好过点。

皇上没说,年珠可不敢随便点破皇上的心思,笑道:“皇上,您怎么又在批阅奏折?叫我说,这些奏折是看不完的,您不如多歇歇……”皇上嘴上答应着放下了狼毫笔,实则压根没有离开座位的意思。皇上问起了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京城有没有新鲜事,问起京中百姓对他老人家初五所设下的千叟宴是如何看待的,最后更是说起过几日他准备于京师一带巡视。

年珠的第一反应是原来对工作的热爱也是会遗传的啊,皇上是个工作狂,以后的四爷更是惶然不可夺让。

她的第二反应则是不能叫皇上去。

想到除夕夜手微微发抖的皇上,年珠是欲言又止。皇上是阅人无数,一眼就看出年珠的吞吞吐吐,有话要说:“你这小女娃,有什么话直说就是,怎么也变得像众人一样,在朕跟前说一句藏三句?”“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眼睛。"年珠笑了笑,仍是犹犹豫豫的,“我,我只是觉得您年纪大了,是不是还是不要出远门比较好?虽说您是皇上,身上担负着整个大清的兴衰,但您万万不能将自己逼的这样紧,龙体要紧呀!”她知道历史上的康熙帝一向勤勉,勤勉的已成习惯,年轻时扛得住,在如今,皇上这年纪,是真的半截身子已入土,哪里经得起如此辛劳奔波?皇上笑了笑,道:“哦,原来你是担心朕的身子啊。”他老人家那慈爱的眼神落在年珠面上,笑容愈深,道:“前些年,朕几次下江南,阅尽江南风光,看遍人生百态,临老了,还想再出去走走看看,却是身子不中用了。”

“既然远处去不了,索性就在京城一带转转吧。”年珠正欲搜肠刮肚劝上几句时,却听到皇上道:“朕怕再不出宫转转看看,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年珠的话都已到了嘴边,末了还是咽了下去。算上今日,她与皇上不过才见了四面,不知是一开始她与四爷联手算计了皇上,心虚的缘故,还是因史书上对皇上多是赞扬的缘故,她对皇上印象很是不错。

“皇上,您胡说什么呢!纵然您年纪大了,但紫禁城中有最好的太医,有最好的药材……只要您好好保养,爱惜自己的身子,您起码还能活个十年八年。”“有些事啊,您若觉得自己能行,那就一定行。”“若您都觉得自己不行了,谁还能救得了您?”纵然她囫囵听四爷说起过皇上年老了糊涂了之类的话,但她在便宜坊的时候,却听不少人赞许过皇上,如今急上心头,是语气急促:“虽说已经过了元宵节,但正月里都是年,这尚在过年呢,您怎么能够胡说?”“当务之急,您最重要的是就是养好身子,若身子养好了,兴许还能再下江南呢!”

她在便宜坊听人说起过很多奇闻轶事,如今是一件件一桩桩说给人听,比如宁波有个老人吃枣儿时一个核儿卡在喉咙里一命鸣呼了,但他的孩子皆十分孝顺,又是哭又是喊,那老人都已躺在了棺材里,最后却直挺挺坐了起来。比如福建还有个孩子,不少大夫都说他活不过十岁,但那孩子见着父母兄弟姐妹皆对他疼爱有加,无数次给自己打气,如今已娶妻生子。当初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