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212章 陇右朱门(月底求双倍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2章 陇右朱门(月底求双倍月票)(3 / 3)

段话。

“节帅之才学,真令下官佩服……”

李商隐不免敬佩作揖,而刘继隆表情轻笑,心里却汗颜。

这些东西,都是他昨夜询问封徽,然后通过翻书才学到的知识,可比不上李商隐他们这种信手拈来的厉害。

“下官在各镇幕府中任职日久,也知晓不少庶族子弟。”

“待我修书与他们,即便他们不来,也应推荐所识之人前来。”

“不过以国子监为名,这未免有些逾制,不如先将人请过来再说。”

李商隐与刘继隆商量着,刘继隆自然没有不同意的说法。

为了保障李商隐能带来足够的人,他还做出承诺道:

“凡是来到陇右,有所才学之人,皆实授官职,即便不满陇右而离去,某也会发其路费,送其归乡。”

这年头的寒门庶族,没两把刷子,还真不敢来藩镇任职。

哪怕有滥竽充数之徒,刘继隆也有办法把他们赶走。

至于他们日后是否会登高位,又或者会不会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到陇右的学子,这点刘继隆也并不担心,因为他早就有了后手。

想到这里,刘继隆起身对李商隐作揖,而李商隐也连忙站了起来。

“劳烦李别驾了!”

“节帅哪里话……”

李商隐作揖起身后,便继续说道:“既然节帅无事,那下官先回府上,向诸多庶族子弟写信送出。”

“李别驾慢走。”

“节帅留步……”

二人推脱几句,便各自离开了正堂。

李商隐已经忘记了自己一开始的目的,现在只想着完成刘继隆交给他的任务。

至于刘继隆,他则是走出了都护府,朝着城内某处巷子走去。

“刘节帅!”

“节帅!”

“节帅……”

“大家新年好啊!”

街道上,许多百姓见到刘继隆,纷纷朝他作揖打着招呼,刘继隆也热情回应着新年好。

虽然狄道已经下雪了,但众人笑容洋溢,只觉得四周的气温都高了不少。

经过热情的信念招呼后,刘继隆也带着几名亲兵来到了距离都护府三百多步外的一处巷子,并直接走了进去。

不多时,两扇红色的大门出现在他眼前,门口则是由十二名兵卒戍卫。

他们见刘继隆来了,连忙行动起来,为刘继隆打开了大门。

“弟兄们辛苦了……”

刘继隆朝他们作揖,同时朝里走去。

红门内是一个回型中庭,中庭便有近两亩的空地,有草地和跑道。

中庭四周是一间间砖瓦结构的廊房,也可以说是教室。

这里只有一层,有一号到七号这七间大廊房。

刘继隆走到一号房面前,将其房门打开前,他回头看向几名亲兵:“你们就在外面找个地方坐着,等酉时了再叫我。”

“是!”几人站的笔直,刘继隆笑着推开门,向里面走了进去。

随着他走进来,原本安静的廊房内响起了唱礼声。

“起立!”

“参见节帅……”

不算宽阔的廊房,却整整有着几十名青少年,他们的位置好似后世大学的课堂,前低后高,能让所有人都看得到刘继隆。

刘继隆轻笑走上台,解下披风挂在角落,目光望着这群十五六岁的少年娃娃,十分谦和。

“今天是我迟到了,我向你们说声对不起。”

“从今天开始,你们不要称呼我为节帅,叫我先生就行。”

“你们都是五泉县学堂中提前毕业的学生,今天把你们召集到这里,也是代表你们要接触新的东西,学习新的东西了。”

“这些东西学好以后,你们中有的人会成为以后陇右国子监的先生,有的人会成为军中的伙长、队正,还有的人会成为衙门里的直白、流外。”

“不管你们日后将会成为什么人,我希望你们都不要忘记你们的穷苦人的出身,尽可能帮助那些和我们曾经一样穷苦的人。”

他话音落下,一名个头不高的少年人举手道:“先生,陇右还有和我们以前一样穷苦的人吗?”

刘继隆朝他看去,见这少年人比四周的同学都要矮小,脸庞还很稚嫩,长眼浓眉。

“你跳级了吧?怎么比其它同学小了那么多啊?”

“我比他们小了四五岁,今年九岁。”

少年人解释着,刘继隆笑着点点头:“好啊,读书不到三年就跳级读到这里了。”

他夸赞一句,随后才回答起了少年的问题。

“陇右有十三个州,现在鄯州和廓州还有好几万苦出身的同胞等着我们去解救。”

“解救了他们,陇右就不会再有和我们曾经一样穷苦受难的老百姓了。”

“不过走出陇右,这个天下还有许许多多和我们一样穷苦的百姓,我希望你们像我们解救你们一样,亲自去解救他们,然后像我一样,站在讲台上,给他们娃娃讲课,你们说好不好?”

“好……”

他们的声音拖得老长,而刘继隆也转身在悬挂的那块黑板上用石灰粉笔写下了四个字。

随后他转过身来,看向学生们笑道:“这是今天的第一课,现在请你们把它读出来。”

面对刘继隆期盼的目光,这群普遍十四五岁,少量九、十岁的学生纷纷喊出了那四个字。

他们的声音很稚嫩,却让刘继隆脸上笑容更为洋溢,让教室外保护刘继隆的那些兵卒纷纷惊讶回头。

乌云恰逢此刻散开,露出一抹阳光,驱散了新年的阴霾……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