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288章 知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8章 知行合一(3 / 3)

转身便上马离去了。

张昶与曹茂连忙跟上,率领百余名精骑护送刘继隆返回了临州。

由于已经冬月,因此狄道城内外早已堆满皑皑白雪。

饶是如此,却还有成千上万的百姓在城外开垦荒地,复耕耕地。

“这么冷的天,我们不少官员有火墙都还要用石炭取暖,你们看看这些百姓。”

刘继隆勒马示意曹茂二人看向百姓,尽管百姓们身穿衣,但这种天气下劳作,其艰苦程度可见一斑。

都护府、州衙、县衙等处,因为全年都需要工作,因此在建设之初就建设了火墙和火炕。

所谓火墙,就是把墙体做成中空结构,和屋外的灶炉相连,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给房间加热,制造“温室”环境。

这种存在,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成为了贵族取暖的主流方法。

到了汉代以后,人们又利用火墙排出的暖流来温暖棚户中的蔬菜,加盖秸秆来保暖,以此在冬季吃到反季的蔬菜。

这些办法放在以前,河陇之地肯定已经失传了。

只是随着剑南道人口的不断涌入,许多拥有技巧的工匠也得到了重用。

对于年迈的工匠,刘继隆将他们集结起来,召集一些有兴趣的小学毕业学子去向他们学习。

年轻些的工匠,则是直接参与劳动。

二者虽然工作方式不同,但工钱却是统一的每年五十贯,同样享受公田的福利。

当然,这种待遇只有拥有特殊技艺的工匠才能拥有,不是任意工匠都能拿五十贯年俸的。

剑南道的工匠除了带来火墙技艺,也带来了诸如冰室、造船、修建房屋及亭台楼阁的技艺。

相比较丢失技艺的河陇工匠,他们的技艺堪称巧夺天工。

只是这些巧夺天工的手艺并非服务自己,而是服务官员。

刘继隆也是其中一员,但他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因为工匠,他才能享受到,因此对工匠们十分尊重。

不过不少官员却不以为然,只知道享受叫苦,却也不想想昔年为奴时,自己又是什么模样。

“节帅!节帅!!”

忽的,远处的田间传来骚乱声。

“节帅,都说了您别停留太久,百姓们瞧见您,都不想着干活了。”

张昶忍不住笑起来,刘继隆却笑道:“那我多来几趟,他们是不是也能休息了?”

话音落下,刘继隆开口说道:“这两年石炭的产量上来了,我们收粮的价格和卖炭的价格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问题,张昶显然答不出来,还得靠曹茂回答:

“买粮依旧是每石四百八十钱,每斤四钱。”

“石炭现在是每担百斤一百钱,基本卖一石粮食,就能买四百八十斤石炭。”

“还有各种东西的价格也变了,等过年那几天,节帅您可以去东西市看看。”

随着陇右流入的铜钱越来越多,刘继隆也开放了许多东西。

不过总体来说,陇右还是以官营为主。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家具铁器屋舍和牲畜家禽,这些东西都是在官营的店铺进行出售和采买。

在陇右,煤炭价格确实很低,毕竟很多州县都有煤矿。

但若是放眼整个天下,石炭的价格就不能这么低了,因为地盘大了后,运费就变高了。

这么想着,刘继隆朝远处的百姓挥了挥手。

百姓们见状,则是把双手高高举了起来,用力的挥着。

持续几个呼吸后,刘继隆才抖动马缰向狄道城走去。

只是不等曹茂松一口气,刘继隆便继续道:

“不用等到过年,我们现在就去东西市看看去。”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