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白衣披甲> 455 老孟,你慌什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55 老孟,你慌什么(3 / 4)

庄嫣一边按下电梯,一边唠叨着。

她不经意间,眼角瞥着孟良人,观察老孟的脸色。

“你呢?”孟良人不动声色。

“肯定不能同意啊,这不是有毛病么。我小时候我爸就跟我说,越是这种情况就越是要拒绝。一旦心一软,以后有的是罪遭。”

“嗯?你这么有主意原来都是你爸说的。”孟良人心有戚戚,庄院长言传身教还真有用。

多少女生耐不过人家的哀求就应了,最后估计大多结局都不好。

本来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变成了道德绑架,这就怪没意思的。

“我爸还教我很多事,说出门在外,脸面什么的最是不重要,尤其是遇到类似的事儿。”

家学渊源,的确有道理,孟良人心里想到。

换脸皮薄的姑娘,或许就半推半就应了下来。至于以后,谁会想呢。

从前在传染病院,刚来的小医生也有被护士裹挟的。

有一次刚来的小医生主意正,一直没同意,最后护士站在窗台上说不同意就跳下去。

这都啥事儿。

孟良人心里有点乱,从前的记忆涌上心头。

“老孟,想什么呢?”庄嫣问道。

“没想什么,就是琢磨着凝血没什么大问题,皮下出血的事儿。”孟良人胡乱解释。

“害,回去你帮我整理一下,让师兄看一眼。我倒不是想要帮他,一老爷们自己都搞不定自己那点破事,有什么好帮的。但患者受不了啊,你说呢老孟。”

孟良人挠头。

医生还真就不好当,不管什么时候,价值观一上,自己但凡说个不字,就是反社会人格。

来到办公室,孟良人把二黑叫过来,盘着它油亮油亮的脑袋,心里渐渐踏实了下去。

庄嫣捧着手机,“老孟,怎么弄?我说你记?那面的病程记录写的真糙啊,没法看,一眼下去,不说毛病,连错别字都有俩。就这病历拿去打官司,一打一个输。”

“你说,我记,然后咱俩一起商量,再给罗教授看。不过今天晚了,也不是急诊,明天一早吧,罗教授很久没在哈动那面睡个好觉了。”

“也是,师兄太忙。”

患者男性,35岁,平时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因左侧腹股沟斜疝入院,在腰麻下行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

十年前患者曾经做过阑尾手术,恢复良好,没有其他手术史以及外伤史。

本身疝气修补手术属于最基本的小手术,和阑尾切除术一个级别。

一般来讲住院老总都不愿意做,碰到上进、肯干活的规培生,临走之前做一台也是正常的。

按说北医毕业的硕士做这么个小手术肯定不成问题,但术后第一天就发现术区附近有皮下血肿,囊阴血肿。

当时以为是患者碰伤或者压伤,但患者否认有外伤,没做特殊处理。

类似的情况其实也不罕见,并没有引起临床医生与上级医生的重视。

第二天换药时发现腰部青紫及囊**肿基本无变化,而且切口处也发现有明显的水肿,并伴有皮下瘀血。

考虑有切口内出血,遂在换药室给予拆开三针缝线,清除瘀血约150毫升。

但庄嫣的同学并没找到明显的活动性出血,他还叫了带组教授来帮着看了一眼,也没看见有明显出血。

于是清创后以碘伏纱布填塞切口内,加压包扎。

术后第三天,第四天换药时切口内仍有少量的瘀血,每次都清除瘀血后给予碘伏纱布填塞压迫。

第五天换药时切口内瘀血明显减少,给予生理盐水200毫升+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单位冲洗切口,然后无菌纱布包扎。

从第六天开始换药时不再有瘀血和明显的渗血。创面也逐渐缩小。术后第十五天出院,约二十五天创口闭合。

到这里,一切都还算是正常。

类似的情况不是没发生过,尤其孟良人刚到临床的时候,偶尔能遇到切阑尾导致脂肪液化的患者。

治疗过程都差不多,就是探查、不断的换药、消毒、引流,预防感染等等。

可是呢,没有意外的话意外还是要来的。

创口闭合一个半月左右,又开始出现切口感染,流脓,在门诊给予扩创引流,每天换药,二十五天仍反复感染,时好时坏,创口始终不愈合。

这时候连他们科室的主任都看了患者,考虑有深部感染,和患者、患者家属沟通后拟将补片取出,切口彻底清创,并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但是!

还是那句话,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又发生了。

术中发现患者病灶已侵及内环,不能做腹腔镜下修补术。

没办法,把主任叫上台,看了一眼后决定从原切口进,将原有补片取出,彻底清创后放置一根乳胶管于内环口附近引流,然后分层缝合切口。

术后有浓汁引出来,再后和上次一样,但很快开始引出新鲜血。

这下子患者家属坐不住了,一连串的交流、沟通,随着患者病情逐渐恶化……

写到这里的时候,孟良人和庄嫣都有些茫然。

一个疝气,竟然恶化了?!

对,别说是患者家属,就算是远在医大一院的两人都很难相信患者的病情竟然会向着这个方向进展。

每天都是纱布湿,估计出血量在100毫升/日以上。

经过会诊,考虑患者的凝血功能有问题,建议患者去上级医院,患者和患者家属表示拒绝。

于是给予输注新鲜血浆400毫升,渗血情况略有好转,但二天后又一样。

周而复始,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态度迅速恶劣下去。

这并不难想象。

只是一个疝气而已,竟然治不好!

到哪说理去。

时间像是个大磨盘,渐渐的把人的耐心给磨的一干二净。

直到患者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