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香江人意外的是,在香江的这场收购大戏走进尾声时,《南华早报》突然转载了一则来自于《华尔街日报》的新闻。
新闻标题起的极为吸晴一一《香江股市即将迎来「报业女王」》。
最近十几年,香江的经济发展迅猛,被誉为亚洲四小龙,资本市场因为与美国丶英国高度联动被备受外国财经媒体关注。
早在6月份时他们就关注到了香江传媒领域的这场收购,期间《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不断搜集资料。
直到两个月之后,才撰写出了这样一篇浓墨重彩的文章。
文章中这样写道:
在收购明报集团这家香江一流的报业集团之前,陶已经掌握了香江最大的电影公司和漫画公司,精耕文化传播领域的她拥有超人一等的商业嗅觉与果决判断。
新收购的明报集团拥有三十年历史,在香江影响力巨大丶财务表现异常健康。
配合上从玉郎机构这家上市公司剥离出的颇具规模的传媒业务,新的明报集团正在整合资源谋求上市。
据香江联合交易所高级行政总裁霍礼义消息,市场对明报集团的上市抱有强烈期待,该案有望创造香江股市传播业最大规模po.
在传播业异常发达的香江,崭新的明报集团是一支值得所有人期待的传媒力量,它的上市必然会改变香江传播业的格局,而创造这些的陶也如同女王俯瞰着这一切。
《华尔街日报》创刊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发行量超过200万份,是如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财经报纸之一。
虽然主要报导的是美国的财经新闻,但发生在世界各国的财经新闻也同样在这份报纸上占据了重要版面。
早年香江的置牛大战丶九龙仓收购战丶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等新闻都曾被《华尔街日报》重点报导过。
这次报导明报收购案,《华尔街日报》对陶玉书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在陶玉书的性别,别说是在亚洲,就是在如今的欧美,女性引领企业丶党派丶国家的例子也极其少见,要不然柴契尔也不会被欧美媒体吹的没边儿。
在欧美人的刻板印象里,亚洲国家更加的保守,诞生出陶玉书这样一位女性商业领袖,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点。
另一个更令人印象深刻的点是在于陶玉书的发家速度,仅用了不到四年时间,她便从一位小型制片公司老板华丽转身为掌握着数十亿港元资产的「传媒女王」。
不过香江毕竟远在亚洲,《香江股市即将迎来「报业女王」》一文在美国发表后,影响力是极其有限的。
反倒是此文章经《南华早报》转载发布后,迅速在香江引起了广泛热议。
陶玉书是香江企业家,欧美的权威媒体将她夸称一朵花,说起来香江市民们也感觉到与有荣焉在陶玉书之前,香江也有一位「报业女王」,她便是星岛报业如今的掌舵人胡仙。
只是跟依靠父辈馀荫的胡仙比起来,陶玉书的经历显然要更加励志和传奇。
不少香江股民至今仍记得,当年的玉郎机构收购战,胡仙可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被陶玉书羞辱了一番。
谁是真正的「报业女王」,如此一对比,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