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结束了,第一现场不可能还原。”曲伟毅回答的很中肯。
“当然,你说的这个我明白。”孟夏大学时学的是法律,对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是很清楚的,对警方取证工作也有基本的了解。“但是,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这个案子的关键不在痕迹取证上……”
“哦?什么意思?”曲伟毅停下了倒酒的动作,职业敏感让他迅速地揣度其他的可能性。
“定性。”孟夏接着道:“我的意思是案件定性——如果,这根本就不是一起交通事故,而是其他——”孟夏盯着曲伟毅的手出神,幽幽地说道。
“比如说,如果这是一宗故意杀人案呢?有没有可能重启调查程序?”孟夏抬头问道。
“呦!这个难度就更大了!”曲伟毅面露难色。
“怎么说?”
“首先,你得找到初步证据,证明这可能是一起故意杀人案,否则重启调查就无从谈起;其次,你得找到当时的档案——当然,这个可以做到,只是要找到合适的理由……”
“最难的是,已经结案了,受害人家属也好、肇事方也好都没有提出异议,目击者也消失了,案件本身就难以再度还原,调查难度可想而知!”曲伟毅到底是警察思维,所说的这几点,确实是客观障碍。
“最后,看起来与案件无关,但往往是阻碍最大的一点,我不好说。”曲伟毅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孟夏,对于老同学他还是决定明说了。
“最大的阻力在于当时的经办人,一旦改变案件性质,就意味着有人办了错案,轻则渎职、重则犯罪,那么调查程序必然会面临可预知的拼死阻碍,你理解吧?”
“我理解。”装着40年风雨经历的孟夏太理解这些事了,“只是,人命和那些经办人的前程,对人民警察来说,哪个更有意义?”
曲伟毅沉默了。
低着头喝酒不说话,半晌抬起了头,专注地看着孟夏。
孟夏知道,熟悉的曲伟毅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