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佛法修学概要> 第3章 第2集《佛法修学概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第2集《佛法修学概要》(4 / 6)

胁生。身为一个尊贵的佛陀,当然不能从产门出现,他就是在无忧大树下……摩耶夫人的手靠在树上,她要去采一朵花,采花的时候把手一举,右胁就出现了白色的气体,佛陀就从右胁出生了。

佛陀出生以后发生什么事?“现行七步,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振动。”佛陀出世以后,出现三个很特殊的情况:第一个,走了七步;第二个,出现强烈的光明。听说在周朝的时候,那些太史看到在印度这个地方出现一道很大的光明,在历史上有记载。我们合理地推论,这个应该就是佛陀出现的时候,“光明显曜,普照十方”,佛陀的身体出现强烈的光明;第三个,“无量佛土,六种振动。”这个世界,六种振动,它的本意是六个方向,东西南北中间还有边缘,这是表法,表示六根的振动,眼耳鼻舌身意即将改变,所以产生振动。这段是说明释迦牟尼佛出生以后出现的三种瑞相,现行七步、光明普照、六种振动三种瑞相。

出现三种瑞相以后,佛陀就说话了。佛陀自己作预言,我为什么出生呢?佛陀是有明确的目的的:“我当于世,为无上尊。释梵奉侍,天人归仰。”他说,我来到人世间,要陪一切众生流转,最重要的是,我要在这个地方示现成佛,宣扬佛法,教化众生。讲完以后,释提桓因跟大梵天就侍奉在佛陀的旁边,诸天产生归仰。

我们凡夫肉眼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天人不一样。诸位!天人是有天眼通的。在经典上说,天人看到佛陀出世,他不一定知道他是一个佛陀,但是天人会很清楚地知道,这个人是不可思议的,是有大功德的,他当然不知道这是佛陀,但是他能看到这是大功德的人出现了。

诸天跟我们凡夫最大的差别,你不是修善就能够生天的,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到了六波罗蜜会说,修善可以保住你做人,你要生天要有德行的,要有点修持。诸天一个很重要的德行,是随喜赞叹,诸天不会嫉妒别人,你比他好,他就尊重你。你如果只有修善,没有德行,生不了天的,你连欲界天都上不去。天人看到佛陀出世,他们很自动地恭奉——你这个人是个大功德的境界——所以就恭奉在悉达太子这个小婴孩的旁边,诸天内心对他产生很多的皈依。

当然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看很多的伟人出世都有瑞相,何况是佛陀。佛陀为什么会光明普照,为什么六种振动呢?因为佛陀的出世表示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世间的光明即将打开,众生的生命即将改变。我讲实在话,如果没有佛陀的出世,我们根本搞不清楚东西南北,你就是过一天算一天,该干啥,还干啥。如果没有佛陀的出世就没有法;没有法,就没有人出家来住持正法,就没有僧宝,那么这个世界就是黑暗的。每一个人就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各凭本事,看谁的福报大,在娑婆世界里面,就是这样一天过一天。

所以,佛陀的出世表示了法宝的启动。光明普照十方,表示这个世界上即将出现光明;第二个,众生学习佛法的智慧,生命即将改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开始要改造了,我们不再跟着感觉走了,开始学习内观,改造自己的思想。这个就是佛陀的瑞相,有表法的意思。

我们再看第三个,童子相。

三、童子相─经云:“示现算计,文艺射御,博综道术,贯练群籍。”

佛陀出世,当然也是经过成长过程,既然是示现跟凡夫一样,他就有一个成长过程,有童年时代。但是在童年时候,佛陀对算术(“算计”就是印度的算术)——诸位都知道印度是算术非常发达的国家——对于算术、文艺(文艺就是各种工巧技术),还有射御(射御就是骑马射箭,属于武术),还有博综道术,就是学习当时印度的这些哲理,吠陀经典、奥义吠陀等等。佛陀是示现,所以他从小就表现出很特殊的多才多艺,是描绘这个意思。

我们看第四个纳妻。

四、纳妻相─经云:“游于后园,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味之间。”

好,我们解释一下这个纳妻相,这个纳妻是有一个原因的。释迦太子出生以后,根据印度的习俗,他们大富人家都要找相命师来算命,当然净饭王也不例外。身为一个国王,他就找了五百个仙人同时为释迦太子看相。这五百仙人看相以后,都觉得这个小孩不简单,具足三十二相——三十二种美好的相状,所以这五百个仙人就做出两个结论:这个人长大以后,如果没有出家,在世俗里面待着,就是转轮圣王,统理整个印度;如果他出家,就会成就无上的觉道,在修行上会有大成就。

那么,这个净饭王就紧张了!说到底他是出家还是在家呢?这五百仙人没办法决定,看不出来,总之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净饭王说谁能够看得出来呢?五百仙人说这个世界上能够看得出来,只有我们的老师阿私陀仙人。净饭王说,那可不可以把你们师父请来?五百仙人就坐下来忆念他们的师父,阿私陀仙人就现前。

现前以后,这个阿私陀仙人就深入地看这个小孩的相状,看完以后就痛哭流涕!他说这个人,他是三十二相,你看他每一种相都具足八十种好,这个人肯定要出家,他不是做转轮圣王。转轮圣王只有三十二相,没有八十种好,他一定会出家。那你为什么流泪呢?因为我已经一百二十岁了,我再也没有因缘见到佛陀了,“佛在世时我沉沦”,他成佛以后我已经不在人间了。他为自己感到遗憾!

这件事情也给净饭王一个警惕,因为净饭王毕竟是世俗人,他希望他的儿子要继承他的国王位子,光耀门庭。所以净饭王为了留住佛陀,使令他不出家,在经论上说他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他盖了春夏秋冬四座宫殿,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分别住四座不同的宫殿,让太子感受到非常如意的境界;第二个,在太子十七岁的时候早早让他结婚,希望他打消出家的念头,这个就是他纳妻的一个因缘。因为阿私陀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