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的时候,他一定双向思考,有所调伏,有所引导。他一定要立定志向——我成佛以后我要对这个事情做出改变。当然不是现在,你要发下一种引导自己往无上菩提的力量,而不是只有厌离娑婆。
所以二乘人他们修四谛〸二因缘这个法是没有错的,错在他们的心态太自私了,这个是心态。所以我们到下一堂课会知道一佛乘,一佛乘这个“一”就是贯穿,会把前面的法贯穿。其实佛陀讲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它是可以贯穿的。
从大乘角度,所有法门你都要学,只是用不同的心态。四谛法重苦谛,〸二因缘法重爱取,这个对净土宗是很重要的。你在思惟苦谛、调伏爱取的过程当中,把它激发到往生净土,圆成佛道,有所调伏,有所引导,这样就对了。
四谛〸二因缘这一块有没有问题?请说。
【学员提问】师父慈悲!我是想问,如果是一个大乘的修行者,他的心态是大乘,可是他的行为是二乘可以吗?就是把心态调整成大乘的,可是行为上没做到。
【师父答疑】他是心态是大乘,他的行为就是大乘。好,请坐。她的意思其实是这样,我们智增上的菩萨,他的行为很像小乘,所以我们很难从他的行为去判断他是大乘小乘。因为你看菩萨戒,初心菩萨他是要共声闻学。本来我们大乘是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但是他大乘佛法可能在初学阶段会放弃度众生这一块,但是他放弃只是放弃行为,没有放弃心态,就像你说的,他还是大乘。
我们这样讲好了。我们要到某一个地方,大乘佛法要到一个某甲的目的地,二乘人也要到一个地方,但前半段会走得一样,但是到了后半段就各走各的。初心菩萨的行为会等同声闻人,是相同,没有错,但是他是大乘,因为他心态有调伏力有引导力,他种下的种子不同,他种下的是一种大乘种性的种子;声闻人他的心态狭小,他整天只想到自己,所以他种下的种子是小乘的种子。
诸位!现在我们很强调法门的不可思议——五乘法门,所以大家的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还没有建立一佛乘的思想。到了一佛乘的时候,就不谈法门,谈心态了。心力引导法力,不是法力引导心力,法力只能够加持心力,它没办法引导心力,不可以!这个观念我们还没有上,我们下一堂课五乘讲完以后会讲到一佛乘。
我们现在的概念是这样:我们认为五乘是片段的,人乘是一块,天乘是一块,声闻是一块,四谛、〸二因缘、六度好像这个之间没有关系,好像一个念珠散满地。你先有这个观念没关系,但是到最后我会帮你找一条线,把这五个念珠串起来。到一佛乘的时候,它是一条线的,它不是一个法门,它只是一种观念。我们把五戒、〸善、四谛、〸二因缘、六度这么一个散乱的法,把它“吾道一以贯之”,这个就是《法华经》的思想了,这个对大乘佛法很重要!
法门没有高低,就像药,你需要你就要吃。你这个人很少造罪,五戒对你来说就不重要了;你这个人世间感情重,虽然你行为很好,你感情太重,四谛〸二因缘对你就是良药,因为它专门治感情重的人,这个药对你来说就要吃了。你不是说:“欸,这二乘人修的。”谁跟你讲二乘人要修的?你用不同的心态去修,在修这个调伏的过程同时回向无上菩提,所以它同样能把你引导到成佛之道。
我们到了最后,会把诸位片段的佛法概念,五戒〸善〸二因缘,要把它串起来。串起来以后,你接触到五乘的时候你就知道要怎么去为自己调整。
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你必须为自己配药。如果你还记得我说的话,我们刚开始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说,我可以讲一部通途的《佛法概要》,但是我没办法讲一部属于你个人的《佛法概要》,这个我做不到,我不是佛陀。
所以《佛法概要》即将上完的时候,你要去思考怎么布局你自己的一套《佛法概要》。这个法门的加减,你要加重哪一块,可能你自己要有一个布局:这个五年之内,我先吃哪一块。我先忏悔,那么我就先布局三年忏悔;最后第二个三年,调伏爱取,怎么样怎么样,你自己要有一个规划。那当然就是你要了解自己,你的问题出在哪里。
这五乘法门,每一个法门对你都意义非凡,没有一个法门跟你没有关系的,绝对不可能!只是你怎么去取舍,怎么去调配而已。这就牵涉到你对自己有多了解了。末法时代,有法无人。我们遇到很多很多的法都还在,但是,没有一个善知识可以帮你配药。医生不在了,所以你自己要知道怎么去调配。但是我只告诉你,到最后会把它贯穿起来,这五乘法门没有一个法门跟你没有关系的,都有关系,只是你的轻重缓急而已。
我们就不休息了,看这个样子,可能今天会提前结束。
这个四谛〸二因缘有没有问题?
【学员提问】师父!我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都不够了解自己,很难配药,我们也不是医生,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净土法门的原因。可不可以就一句佛号念到底就可以了?阿弥陀佛!
【师父答疑】如果你的烦恼轻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愿力坚固,可以!因为你都不需要,你没有那个病嘛。法门是治病的,你有那个病,你就必须吃那个药。当然你没有那个病,第一个你业障不重,那你就不需要忏悔了,人天乘对你就没有药了,你自然不会去造杀盗淫妄,这五戒你也不要守,“心平何劳持戒”;其次,你对人世间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情感,你也不需要思惟苦谛、调伏爱取,这个药你也不需要了;第三,你很自然安住真如,你就不需要修大乘安住空性,那这五乘法门对你通通不需要。但是这个条件是——“如果”这个成立的话。也就是说,三个“如果”你都具足了。
如果你有这个病你不吃药,问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