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府。
“鞅儿,收到消息了吗?”董安于急切的从外面走进来,上气不接下气。
“刚刚听说。”赵鞅也是才回到家中。
“真是想不到——”董安于走来走去,十分焦躁不安。
“本以为平静半年,应该已经过去了,谁知——”赵鞅也十分无奈。
“这就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董安于摇头,“如果再谨慎一点,耐心一点,稍稍克制,此事就算过去了。”
“不出明日,君主就会召集六卿商议此事,恐怕我国是不得不参战了。”赵鞅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他的失落可想而知。
“事已至此,只得面对。”董安于终于落座,缓缓说道:“应该不至于一片混战。”
“问题是,吴国已经被牵扯进去了,就怕楚国也——”赵鞅的语气十分不确定。
“宋国是我国的盟国,与楚国不相干。怕只怕楚国会帮助叛军,可是——”董安于想了想,摇了摇头,“吴楚世仇,总不可能站到一个阵营去吧?”
“啊?”赵鞅瞪大眼睛,“果真如此,那就真的是大麻烦了。”一个吴国还好说,再加楚国,那是要拼老命了。
“我只是在做最坏的设想,未必会是事实。”董安于勉强挤出一丝笑,“不必如此悲观。”
“是,凡事多往好处想,”赵鞅舒展眉头,“董叔时常耳提面命,鞅儿不敢忘。”
“如果我国出兵,你会否要求前去?”董安于问。
“嗯——”赵鞅不置可否,“董叔希望我出征吗?”
“除非三军倾巢而出,否则不要主动前去。”董安于直截了当说道:“你还年轻,不必争着崭露锋芒,循规蹈矩就行。”
“我也是这么想。”赵鞅点点头,“如果所料不错,此次出战也是中行吴率兵。他既要功,由他去便是了。”
“对,避开劲敌也不失为弱者的生存之道。”董安于说道:“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证明自己。”
“嗯。”赵鞅应道:“只是董叔任职中军,恐怕舟车之苦是避无可避了。”
“无妨,”董安于神色变得轻松起来,“从前是纸上谈兵,如今天天营帐为家,与黄沙为伍,军士相伴,已经习以为常。”
“看来董叔适应得很好,”赵鞅由衷的替董安于开心,“短短几年时间,竟已找不到从前书生的影子。”
“鞅儿是想说我黑了瘦了,对吧?”董安于自我调侃道:“从前我是位白面书生,一看就知手无缚鸡之力。如今应该算是——”他审视自己,想了想,不知如何形容。
“孔武有力,威风凛凛。”赵鞅笑着说道。
“嗯,这才是武将应该有的模样。”董安于显然很满意赵鞅对他的评价。
“这些年对北狄、西戎作战频繁,边地条件艰苦,想来师傅应该吃了不少苦,难得竟有如此好的心态。”赵鞅不禁有些感慨。
“跟从前端坐方桌,与竹简为伴的生活相比,环境确实恶劣。”董安于说道:“可是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简单重复,更苦。”
“是何种苦?”
“满腹学问涨肚,却无处施展,你说苦不苦?”董安于笑着问。
“说得好似吃饱撑着了。”赵鞅不禁觉得好笑,“师傅是厚积薄发,所以才不以为苦,反而苦中作乐。”
“就是有吃撑了的感觉,不过——”董安于变得调皮起来,“对外千万别这么说,这是咱们师徒间的玩笑话。否则别人还以为我自恃才高,不可一世了呢。”
“师傅之才,满朝无人敢望项背,怕什么?”赵鞅不以为忤。
“错,错,错。”董安于板起面孔,一本正经的说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骄傲自大一抬头,难免招人嫉恨,最后身败名裂。此等人不胜枚举,万不可蹈前人覆辙。”
“徒儿知错。”赵鞅低下头,“父亲生前反复叮嘱,再三交待,师傅也日日训示,鞅儿一定铭记在心。”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董安于说道:“然知之易,行之难。知行合一更是难上加难。只有跨越难上之难,才能有难得之成就。”
“鞅儿明白。”赵鞅神情严肃的说道:“今后定会三省吾身,见贤者思齐,见不贤内自省。思贤之后,付诸行动,做到思行合一。”
“嗯。”董安于点头。“世上最怕‘坚持’二字。你若能持之以恒,前途定是不可限量。”
说完,二人又说些野史趣事,军中逸闻,算是为今日的会面做个简单的收尾。
然而,萦绕在读者心头的疑问却没有得到解决——师徒二人提及的晋国出兵征战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何事需要惊动晋国出面周旋?
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转移到宋国内乱。
华亥、华定、向宁等人逃亡陈国之后半年,宋国政局如水,一派祥和。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两个人的矛盾推动着整件事情朝着未知的方向失衡进而失控。
这是一起“兄弟阋于墙”的老故事,故事发生在平定“华向派”的大功臣——司马华费遂的家。
华费遂有三个儿子:华??、华多獠、华登。最聪明多才,智武双全的是幼子华登。偏偏华登和叔叔华亥走得很近,参与了劫持“国君派”的行动。宋元公杀害人质,攻杀“华向派”时,华登不得不仓皇出逃。
为了争取更多外援,华登半途改道,没有跟随叔叔逃去陈国,而是选择了吴国。
长子华??现任职少司马,虽不如三弟天资高,却也老实本分。俗话说得好,生儿育女犹如肉摊选肉——瘦的总会搭些肥的,一来营养均衡,二来方便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