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的,如果是钱度肯定无所谓,可对老两口来说,还不如不回来呢。
这比稀里糊涂娶了一个乡下女孩都夸张,当天见着人,差点没背过气去。
林一达苦笑一声,道:“青梅她是个好姑娘,身世很可怜,一时半会儿跟你说不清楚,反正,反正我是非娶不可!”
到了家门口,开了锁,进院子,钱度看着他。
“这人身世惨不惨且不论,家是哪里的,家里还有什么人,结过婚没,万一结过婚有孩子没,怎么别人不行偏偏相上你了,这些问题你考虑过没?”
“我怎么没考虑过,她,她没结过婚,也没孩子,身世特惨。”
林一达摇了摇头,轻声道:“度子,你不懂,这就是爱情,有时候缘分这个东西你是挡不住的。”
窝艾妮嘛卖麻花情!
钱度懒得搭理这货,人都带回来了,总不能两手一甩不管了吧,那才是真禽兽。
俩人在院子里坐定,泡茶,钱度才道:“说正经事,真打算要办厂?”
“度子,这个厂咱们必须办!”
说到这里,林一达两眼冒光,整个人气势一提:“我这次南下,听你的先去的鹏城,后面又去了东莞,绕了个大圈又去了趟佛山....”
林一达激动的描绘着这次南下之行的所见所闻。
如果说之前,他的想法就是取货,省掉郑旭兵这个中间商的差价,已经能赚大钱了。
可他现在满脑子都是那些工厂里密密麻麻的工人和设备,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成堆成堆的成品往外出售...
“你知道一条喇叭裤真正的成本价多少钱吗?”
“成本加人工,不到三块!咱们这儿一条喇叭裤前几年要卖二十五一条,中间有二十二块钱的利润!”
京城街道上第一次出现喇叭裤的影子还是在七九年那阵,后来虽然穿的人越来越多,却一点也不便宜。
一条二十五块钱,这价格不是一般家庭能消费得起的,但就这样,街上十个年轻人里能有四成的人穿喇叭裤。
年轻人引领潮流,同理年轻人会盲目跟风,就跟追星一个道理。
你有,我也必须得有,所以省吃俭用求爷爷告奶奶也得来一条。
到现在虽然街上喇叭裤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可依旧卖的火热,正如林一达现在的眼神一样火热。
“你那么
激动干什么,办厂你有那个资金吗,还得厂地,设备,招工,这些都得考虑,每一件拎出来都是难事。”
“......”
林一达冷静了冷静,道:“这些我当然考虑过,可是万事开头难,咱们总得行动起来吧。”
“确定好了?做服装厂?”
“就做服装,男女老幼都得穿衣服,干服装没问题!”
“成,不过跑厂地的事儿你得自己寻落,资金这方面我来想办法。”
钱度觉着做服装也挺不错的,先别说推陈出新设计新款,哪怕抄现在的喇叭裤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现在的问题就是厂地,开厂资质,以及设备,原料、招工的资金怎么搞。
他这前脚三万块钱刚花出去,就算手头还有个三万,对于办厂来说也不顶用啊。
厂地和开厂资质,如果林一达能自己跑下来最好,如果跑不下来对于他来说也不是难事。
余下的设备、原料、招工问题,只要资金够,其实可以迎刃而解。
左想右想,只能借钱,可能借出大钱来的人,好像也不多。